理解清代中国法律观念--海外学者研究案例与理论探微
摘要 | 第5-7页 |
ABSTRACT | 第7-8页 |
前言 | 第10-13页 |
第一章 绪论 | 第13-25页 |
一、研究缘起 | 第13-14页 |
二、研究意义 | 第14-16页 |
三、研究对象与内容 | 第16-22页 |
四、研究方法与目的 | 第22-23页 |
五、特色与创新 | 第23-25页 |
第二章 整体观照:美日两国的中国法律研究与观念 | 第25-39页 |
一、美国的中国法律研究 | 第25-31页 |
二、日本的中国法律研究 | 第31-36页 |
三、美日两国观念的概述与思考 | 第36-39页 |
第三章 断案依据:清代法律渊源考察 | 第39-58页 |
一、刑民的分类与刑事法律渊源 | 第40-42页 |
二、民事法源理解的分歧 | 第42-44页 |
三、民事司法实践中的情、理、法 | 第44-48页 |
四、复合法源观念的启发 | 第48-53页 |
五、其他法源:习惯与儒家经典 | 第53-58页 |
第四章 司法之体:清代听讼及法律秩序 | 第58-73页 |
一、清代听讼是调解的一种 | 第59-62页 |
二、审判说的困境 | 第62-67页 |
三、听讼程序与官民交流 | 第67-71页 |
四、清代的法律秩序 | 第71-73页 |
第五章 应对挑战:世界背景中的清代中国法律 | 第73-87页 |
一、治外法权的话语反思:上海会审公廨 | 第74-77页 |
二、法律东方主义到清代法律内生性思维 | 第77-81页 |
三、法治与人治 | 第81-84页 |
四、法的古今之争与东西之争 | 第84-87页 |
第六章 结语 | 第87-95页 |
一、他者到我者:海外中国学的研究理念 | 第87-89页 |
二、清代中国法律观念研究小结 | 第89-92页 |
三、清代法律对当下的启示 | 第92-95页 |
参考文献 | 第95-105页 |
一、目录文献类 | 第95-96页 |
二、专著与论文集类 | 第96-101页 |
三、刊物论文类 | 第101-104页 |
四、古籍类 | 第104-105页 |
后记 | 第105-107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