初中语文古诗文诵读教学研究
中文摘要 | 第5-6页 |
ABSTRACT | 第6-7页 |
引言 | 第9-11页 |
第1章 初中语文古诗文诵读教学的重要价值 | 第11-17页 |
1.1 诵读概念界定 | 第11-13页 |
1.2 诵读教学 | 第13页 |
1.3 诵读教学的价值 | 第13-17页 |
1.3.1 促进语感的形成 | 第13-15页 |
1.3.2 促进兴趣的激发 | 第15页 |
1.3.3 促进听说读写能力的培养 | 第15页 |
1.3.4 促进审美趣味的提高 | 第15-17页 |
1.3.5 促进特长的发展 | 第17页 |
第2章 初中阶段古代诗文诵读教学的探索实践 | 第17-32页 |
2.1 古诗文诵读练习的途径 | 第17-19页 |
2.2 古诗文诵读教学的语言选择 | 第19-21页 |
2.3 古诗文诵读教学中教师的诵读素养 | 第21-22页 |
2.4 教师恰当指导诵读技巧 | 第22-32页 |
2.4.1 诵读方式 | 第23-25页 |
2.4.1.1 示范诵读 | 第23页 |
2.4.1.2 配乐诵读 | 第23页 |
2.4.1.3 领读与跟读 | 第23-24页 |
2.4.1.4 引导诵读 | 第24-25页 |
2.4.2 诵读技巧 | 第25-32页 |
2.4.2.1 发音练习 | 第25-26页 |
2.4.2.2 正音练习 | 第26-27页 |
2.4.2.3 呼吸练习 | 第27页 |
2.4.2.4 使用诵读符号 | 第27-29页 |
2.4.2.5 重音的处理 | 第29页 |
2.4.2.6 节奏的把握 | 第29-30页 |
2.4.2.7 停连的掌控 | 第30-31页 |
2.4.2.8 语气的拿捏 | 第31-32页 |
第3章 初中阶段古代诗文诵读教学的效果评价 | 第32-42页 |
3.1 重视评价内容 | 第32-33页 |
3.2 重视评价方式 | 第33-42页 |
结语 | 第42-43页 |
参考文献 | 第43-45页 |
致谢 | 第45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