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4-5页 |
Abstract | 第5-6页 |
第一章 绪论 | 第10-15页 |
1.1 课题的研究背景及意义 | 第10-11页 |
1.2 无刷直流电机的发展及国内外研究现状 | 第11-13页 |
1.2.1 国外研究现状 | 第11-12页 |
1.2.2 无刷直流电机的国内研究现状 | 第12-13页 |
1.3 论文的研究内容及章节安排 | 第13-15页 |
第二章 无刷直流电机及其控制算法 | 第15-29页 |
2.1 无刷直流电机的结构和工作原理 | 第15-21页 |
2.1.1 无刷直流电机的结构 | 第15-17页 |
2.1.2 无刷直流电机的工作原理 | 第17-21页 |
2.2 无刷直流电机数学模型 | 第21-23页 |
2.2.1 电压方程 | 第21-22页 |
2.2.2 转矩方程 | 第22-23页 |
2.3 传递函数模型 | 第23-25页 |
2.4 无刷直流电机控制策略 | 第25-28页 |
2.4.1 PID 控制 | 第25-27页 |
2.4.2 模糊控制策略 | 第27-28页 |
2.5 本章小结 | 第28-29页 |
第三章 基于 Matlab/Simulink 的无刷直流电机建模与仿真 | 第29-43页 |
3.1 无刷直流电机的建模与仿真 | 第29-35页 |
3.1.1 BLDCM 本体模块 | 第29-31页 |
3.1.2 速度控制和转矩计算模块 | 第31-32页 |
3.1.3 参考电流模块 | 第32-33页 |
3.1.4 电流滞环控制模块 | 第33-34页 |
3.1.5 功率驱动模块 | 第34-35页 |
3.2 模糊控制器的 Matlab 仿真 | 第35-39页 |
3.3 仿真结果 | 第39-42页 |
3.3.1 PID 控制结果分析 | 第39-41页 |
3.3.2 模糊控制结果分析 | 第41-42页 |
3.4 本章小结 | 第42-43页 |
第四章 无刷直流电机控制系统硬件设计 | 第43-57页 |
4.1 主控芯片 MPC555 简介 | 第43-48页 |
4.1.1 双队列模数转换模块(QADC64) | 第44-45页 |
4.1.2 时间处理单元(TPU3) | 第45-46页 |
4.1.3 串行队列模块(QSMCM) | 第46-47页 |
4.1.4 模块化输入/输出(MIOS1) | 第47-48页 |
4.2 MPC555 外围电路 | 第48-49页 |
4.3 无刷直流电机驱动电路模块 | 第49-56页 |
4.3.1 供电电源模块 | 第49-51页 |
4.3.2 功率驱动模块 | 第51-52页 |
4.3.3 转子位置检测模块 | 第52-54页 |
4.3.4 电流检测电路 | 第54-55页 |
4.3.5 PCB 板绘制及电路板的制作 | 第55-56页 |
4.4 本章小结 | 第56-57页 |
第五章 无刷直流电机控制系统软件设计 | 第57-67页 |
5.1 CodeWarrior V8.7 简介 | 第57-58页 |
5.2 主程序和初始化程序 | 第58-59页 |
5.3 子程序设计 | 第59-64页 |
5.3.1 位置检测子程序 | 第59-60页 |
5.3.2 定时测速子程序 | 第60-61页 |
5.3.3 转速控制程序 | 第61-63页 |
5.3.4 电流采样子程序 | 第63-64页 |
5.4 虚拟仪器 Lab VIEW 程序设计 | 第64-66页 |
5.5 本章小结 | 第66-67页 |
第六章 实验与分析 | 第67-72页 |
6.1 实验 | 第68-71页 |
6.1.1 霍尔信号的采集 | 第68页 |
6.1.2 上下桥臂驱动信号 | 第68-69页 |
6.1.3 相电压信号的采集 | 第69-70页 |
6.1.4 转速信号采集 | 第70-71页 |
6.2 本章小结 | 第71-72页 |
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| 第72-74页 |
7.1 结论 | 第72-73页 |
7.2 展望 | 第73-74页 |
参考文献 | 第74-77页 |
致谢 | 第77-78页 |
个人简历、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及发表的学术论文 | 第78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