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文摘要 | 第7-9页 |
Abstract | 第9-10页 |
1 绪论 | 第11-18页 |
1.1 研究背景及意义 | 第11-13页 |
1.1.1 研究背景 | 第11-12页 |
1.1.2 研究意义 | 第12-13页 |
1.2 国内外研究动态 | 第13-16页 |
1.2.1 国外研究动态 | 第13-14页 |
1.2.2 国内研究动态 | 第14-15页 |
1.2.3 国内外研究动态述评 | 第15-16页 |
1.3 研究内容及方法 | 第16-18页 |
1.3.1 研究内容 | 第16页 |
1.3.2 研究方法 | 第16-17页 |
1.3.3 数据来源 | 第17页 |
1.3.4 技术路线 | 第17-18页 |
2 理论分析 | 第18-21页 |
2.1 概念界定 | 第18-19页 |
2.1.1 城镇化与城镇化水平 | 第18页 |
2.1.2 新型城镇化与新型城镇化水平 | 第18页 |
2.1.3 新型城镇化的特征与要求 | 第18-19页 |
2.2 理论基础 | 第19-21页 |
2.2.1 结构转换理论 | 第19页 |
2.2.2 人口迁移理论 | 第19-20页 |
2.2.3 可持续发展理论 | 第20-21页 |
3 研究区概况 | 第21-26页 |
3.1 地理位置 | 第21页 |
3.2 自然环境条件 | 第21-22页 |
3.2.1 地形地貌 | 第21页 |
3.2.2 气候条件 | 第21页 |
3.2.3 水资源状况 | 第21页 |
3.2.4 其他资源状况 | 第21-22页 |
3.3 社会发展 | 第22-23页 |
3.3.1 人口与居民生活 | 第22页 |
3.3.2 经济发展 | 第22页 |
3.3.3 城市建设与社会事业发展 | 第22-23页 |
3.4 城镇化发展历程 | 第23-26页 |
3.4.1 缓慢起步阶段 | 第23页 |
3.4.2 平稳发展阶段 | 第23页 |
3.4.3 快速发展阶段 | 第23-26页 |
4 江西省新型城镇化发展水平评价分析 | 第26-51页 |
4.1 新型城镇化发展水平评价指标体系 | 第26-30页 |
4.1.1 指标体系构建的原则 | 第26页 |
4.1.2 指标体系的构建 | 第26-28页 |
4.1.3 指标说明 | 第28-30页 |
4.2 指标数据标准化 | 第30-31页 |
4.3 权重的确定 | 第31-33页 |
4.3.1 层次分析法 | 第31-32页 |
4.3.2 熵权法 | 第32-33页 |
4.3.3 指标权重 | 第33页 |
4.4 江西省11个城市新型城镇化发展水平评价 | 第33-37页 |
4.5 江西省11个城市新型城镇化发展水平聚类分析 | 第37-39页 |
4.6 江西省11个城市子系统指标数据与上一年的对比分析 | 第39-51页 |
5 江西省新型城镇化发展路径探究 | 第51-54页 |
5.1 新型城镇化高水平区发展路径 | 第51页 |
5.2 新型城镇化较高水平区发展路径 | 第51-52页 |
5.3 新型城镇化较低水平区发展路径 | 第52页 |
5.4 新型城镇化低水平区发展路径 | 第52-54页 |
6 结论与展望 | 第54-56页 |
6.1 结论 | 第54-55页 |
6.2 创新 | 第55页 |
6.3 展望 | 第55-56页 |
参考文献 | 第56-61页 |
致谢 | 第61-62页 |
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| 第62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