安徽省新型城镇化发展的水平测度及驱动机制研究
摘要 | 第4-5页 |
abstract | 第5-6页 |
第一章 绪论 | 第9-13页 |
第一节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| 第9-11页 |
一、研究背景 | 第9-10页 |
二、研究意义 | 第10-11页 |
第二节 研究思路、研究方法及创新点 | 第11-13页 |
一、研究思路 | 第11-12页 |
二、研究方法 | 第12页 |
三、创新点与不足之处 | 第12-13页 |
第二章 国内外研究进展与理论基础 | 第13-22页 |
第一节 国内外研究与评述 | 第13-18页 |
一、国外研究综述 | 第13-14页 |
二、国内研究综述 | 第14-18页 |
第二节 相关概念和理论基础 | 第18-21页 |
一、相关概念 | 第18-19页 |
二、理论基础 | 第19-21页 |
第三节 本章小结 | 第21-22页 |
第三章 安徽省新型城镇化发展的水平测度与机理分析 | 第22-37页 |
第一节 安徽省新型城镇化发展的水平测度 | 第22-30页 |
一、指标体系的构建 | 第22-26页 |
二、权重结果分析 | 第26-28页 |
三、安徽省新型城镇化发展的水平得分分析 | 第28-30页 |
第二节 安徽省新型城镇化发展的机理分析 | 第30-36页 |
一、安徽省新型城镇化发展的逻辑分析 | 第30-34页 |
二、安徽省新型城镇化发展的数理模型 | 第34-36页 |
第三节 本章小结 | 第36-37页 |
第四章 安徽省新型城镇化发展的水平时空演变 | 第37-48页 |
第一节 安徽省新型城镇化发展的水平时间演变分析 | 第37-41页 |
第二节 安徽省新型城镇化发展的水平空间差异分析 | 第41-47页 |
一、空间统计分析方法 | 第42-44页 |
二、基于ESDA模型的空间差异分析 | 第44-47页 |
第三节 本章小结 | 第47-48页 |
第五章 安徽省新型城镇化发展的驱动机制 | 第48-62页 |
第一节 新型城镇化的驱动因素贡献度测算 | 第48-53页 |
一、测算方法 | 第48页 |
二、驱动因素分析 | 第48-53页 |
第二节 新型城镇化的驱动机制 | 第53-61页 |
一、新型城镇化的驱动机制分析 | 第53-55页 |
二、计量模型构建与结果分析 | 第55-61页 |
第三节 本章小结 | 第61-62页 |
第六章 结论与政策建议 | 第62-67页 |
第一节 结论 | 第62-63页 |
第二节 政策建议 | 第63-67页 |
一、因地制宜建设新型城镇化 | 第63-64页 |
二、合理规划打造区域中心城市 | 第64页 |
三、完善城镇化投融资机制加强公共管理 | 第64-65页 |
四、“物质”层面为根本注重“精神”层面建设 | 第65-67页 |
参考文献 | 第67-71页 |
致谢 | 第71-72页 |
在读期间科研成果 | 第72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