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生物科学论文--植物学论文--植物生态学和植物地理学论文

草丘微地貌对苔草泥炭沼泽枯落物分解的影响机制研究

摘要第4-6页
Abstract第6-8页
绪论第11-21页
    1.1 研究背景与意义第11-13页
        1.1.1 研究背景第11-12页
        1.1.2 研究目的及意义第12-13页
    1.2 国内外研究进展第13-18页
        1.2.1 湿地生态系统枯落物分解研究现状第13-17页
        1.2.2 草丘微地貌格局下枯落物分解研究现状第17-18页
    1.3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第18-21页
        1.3.1 研究内容第18-19页
        1.3.2 技术路线第19-21页
2 研究区概况与研究方法第21-25页
    2.1 研究区概况第21页
    2.2 研究方法第21-25页
        2.2.1 草丘分布及枯落物分配特征第21-22页
        2.2.2 枯落物分解袋的放置与回收第22-23页
        2.2.3 环境因子的测定第23页
        2.2.4 数据处理与分析第23-25页
3 草丘微地貌影响下泥炭沼泽枯落物分配格局与分解特征第25-32页
    3.1 草丘微地貌形态特征第25页
    3.2 臌囊苔草枯落物分配第25-26页
        3.2.1 臌囊苔草枯落物叶的分配格局第25-26页
        3.2.2 臌囊苔草根系分配格局第26页
    3.3 臌囊苔草枯落物分解过程第26-32页
        3.3.1 臌囊苔草枯落物叶分解过程第26-27页
        3.3.2 臌囊苔草枯落物根系分解过程第27-28页
        3.3.3 臌囊苔草枯落物分解特征比较第28-32页
4 草丘微地貌格局下泥炭沼泽枯落物分解的影响因子第32-50页
    4.1 枯落物质量第32-43页
        4.1.1 枯落物初始质量第32-33页
        4.1.2 分解过程中枯落物质量动态变化特征第33-40页
        4.1.3 枯落物初始质量及化学计量比与分解速率的关系第40-42页
        4.1.4 枯落物物质组成及化学计量比与分解速率的关系第42-43页
    4.2 环境因子第43-45页
        4.2.1 温度第43-44页
        4.2.2 水位第44-45页
    4.3 生物因子第45-47页
    4.4 枯落物分解的影响因子综合分析第47-50页
5 结论与讨论第50-59页
    5.1 结论第50-51页
    5.2 讨论第51-58页
        5.2.1 草丘微地貌影响下臌囊苔草枯落物分配模式第51-52页
        5.2.2 草丘微地貌影响下臌囊苔草枯落物分解特征第52-54页
        5.2.3 草丘微地貌格局对泥炭沼泽枯落物分解的影响机制第54-58页
    5.3 存在问题第58-59页
参考文献第59-65页
在学期间公开发表论文及著作情况第65-66页
致谢第66页

论文共66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冬季长白山源头溪流生境类型对凋落叶分解与底栖动物定殖的影响
下一篇:哈泥泥炭地粗叶泥炭藓孢子生态学研究