冬季长白山源头溪流生境类型对凋落叶分解与底栖动物定殖的影响
中文摘要 | 第5-6页 |
英文摘要 | 第6-7页 |
1 引言 | 第10-19页 |
1.1 研究背景 | 第10-11页 |
1.2 文献综述 | 第11-16页 |
1.2.1 底栖动物 | 第11-12页 |
1.2.2 凋落叶的分解过程 | 第12-13页 |
1.2.3 影响凋落叶分解的因素 | 第13-15页 |
1.2.4 溪流中的浅滩和深潭 | 第15-16页 |
1.3 研究内容、意义及技术路线 | 第16-19页 |
1.3.1 研究内容 | 第16-17页 |
1.3.2 研究意义 | 第17-18页 |
1.3.3 研究技术路线 | 第18-19页 |
2 试验材料与研究方法 | 第19-24页 |
2.1 研究区域概况 | 第19-20页 |
2.1.1 地理位置 | 第19页 |
2.1.2 气候特点 | 第19页 |
2.1.3 植被资源 | 第19-20页 |
2.1.4 试验溪流主要特征 | 第20页 |
2.2 研究方法 | 第20-24页 |
2.2.1 制备试验材料 | 第20页 |
2.2.2 试验设计 | 第20-22页 |
2.2.3 测定项目 | 第22页 |
2.2.4 数据处理 | 第22-24页 |
3 结果与分析 | 第24-49页 |
3.1 环境因子 | 第24-25页 |
3.2 凋落叶的分解动态 | 第25-28页 |
3.3 网袋内底栖动物的定殖动态 | 第28-49页 |
3.3.1 功能摄食类群的相对丰度 | 第28-33页 |
3.3.2 底栖动物密度 | 第33-42页 |
3.3.3 底栖动物生物量 | 第42-43页 |
3.3.4 功能摄食类群的生物多样性 | 第43-49页 |
4 讨论 | 第49-53页 |
4.1 生境类型对凋落叶干质量损失的影响 | 第49-50页 |
4.2 生境类型对底栖动物定殖动态的影响 | 第50-53页 |
4.2.1 底栖动物的密度 | 第50-51页 |
4.2.2 底栖动物多样性 | 第51-53页 |
5 结论 | 第53-54页 |
参考文献 | 第54-60页 |
附录 | 第60-64页 |
致谢 | 第64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