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3-4页 |
ABSTRACT | 第4-5页 |
英文缩写一览表 | 第6-9页 |
前言 | 第9-13页 |
第一章 实验部分 | 第13-46页 |
1.1 材料 | 第13-15页 |
1.1.1 动物 | 第13页 |
1.1.2 主要仪器 | 第13页 |
1.1.3 主要试剂 | 第13-14页 |
1.1.4 关键试剂配制 | 第14-15页 |
1.2 方法 | 第15-24页 |
1.2.1 提取原代大鼠星形胶质细胞 | 第15页 |
1.2.2 星形胶质细胞纯化及传代 | 第15-16页 |
1.2.3 原代神经元提取 | 第16页 |
1.2.4 星形胶质细胞TREK-1过表达模型建立 | 第16-17页 |
1.2.5 星形胶质细胞GFAP+DAPI免疫荧光鉴定 | 第17页 |
1.2.6 神经元NeuN+DAPI免疫荧光鉴定 | 第17页 |
1.2.7 共培养及OGD模型的建立 | 第17-18页 |
1.2.8 星形胶质细胞与神经元共培养方案 | 第18页 |
1.2.9 CytoTox-ONE?HomogeneousMembraneIntegrityAssay试剂盒检测神经元细胞活力 | 第18-19页 |
1.2.10 DeadEnd~(TM)Fluorometric TUNEL System试剂盒检测神经元凋亡 | 第19-20页 |
1.2.11 AnnexinFITC/PropidiumIodide双染色法检测神经元凋亡率 | 第20页 |
1.2.12 谷氨酸摄取率检测 | 第20-21页 |
1.2.13 Real-timePCR检测星形胶质细胞TREK-1、GS、GLT-1、P2X7、Caspase-3表达量 | 第21-22页 |
1.2.14 WesternBlot检测 | 第22-24页 |
1.3 统计学分析 | 第24页 |
1.4 实验结果 | 第24-40页 |
1.4.1 星形胶质细胞与神经元的培养 | 第24-25页 |
1.4.2 星形胶质细胞与神经元的鉴定 | 第25-26页 |
1.4.3 GFAP/TREK-1+DAPI免疫荧光双标记染色确定过表达模型 | 第26-27页 |
1.4.4 TREK-1和脉络宁注射液对共培养体系中神经元的影响 | 第27-32页 |
1.4.5 TREK-1和脉络宁注射液对星形胶质细胞谷氨酸摄取率的影响 | 第32-33页 |
1.4.6 TREK-1和脉络宁注射液对共培养体系中星形胶质细胞谷氨酸代谢相关基因mRNA表达的影响 | 第33-37页 |
1.4.7 WB分别检测共培养体系中星形胶质细胞中TREK-1、GLT-1、P2X7蛋白表达 | 第37-39页 |
1.4.8 TREK-1和脉络宁注射液对共培养体系中神经元NR2B、Caspase3蛋白表达的影响 | 第39-40页 |
1.5 讨论 | 第40-45页 |
1.5.1 TREK-1过表达模型及星形胶质细胞与神经元共培养模型的建立 | 第40-42页 |
1.5.2 TREK-1对星形胶质细胞谷氨酸代谢能力的影响 | 第42-43页 |
1.5.3 TREK-1对神经元凋亡的影响 | 第43-44页 |
1.5.4 脉络宁注射对共培养体系中神经元存活的影响 | 第44-45页 |
1.6 结论和不足 | 第45-46页 |
1.6.1 结论 | 第45页 |
1.6.2 不足 | 第45-46页 |
第二章 文献综述:双孔钾通道TREK-1的激活与调控研究进展 | 第46-52页 |
参考文献 | 第52-59页 |
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| 第59-60页 |
致谢 | 第60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