二硫化钼纳米材料的水热制备及其光催化特性
摘要 | 第5-6页 |
ABSTRACT | 第6-7页 |
第一章 绪论 | 第10-24页 |
1.1 引言 | 第10-11页 |
1.2 纳米半导体材料的物理性质 | 第11-12页 |
1.3 光催化技术简介 | 第12-16页 |
1.3.1 半导体材料的能带结构 | 第12页 |
1.3.2 光催化的基本原理 | 第12-14页 |
1.3.3 光催化剂的主要应用和现状 | 第14-16页 |
1.4 二硫化钼材料简介 | 第16-20页 |
1.4.1 二硫化钼的纳米结构 | 第16-17页 |
1.4.2 二硫化钼的应用 | 第17-19页 |
1.4.3 纳米二硫化钼的制备 | 第19-20页 |
1.5 新型光催化剂的研究方向 | 第20-23页 |
1.5.1 改性光催化剂的方法 | 第20-21页 |
1.5.2 复合光催化剂的制备工艺 | 第21-22页 |
1.5.3 可见光催化剂的研究进展 | 第22-23页 |
1.6 选题依据及主要研究内容 | 第23-24页 |
第二章 水热法合成MoS2实验过程与表征 | 第24-36页 |
2.1 水热合成实验部分 | 第24-26页 |
2.1.1 水热合成原理 | 第24页 |
2.1.2 实验试剂和仪器 | 第24-25页 |
2.1.3 水热实验方法 | 第25页 |
2.1.4 样品表征 | 第25-26页 |
2.2 水热法合成的表征实验结果 | 第26-29页 |
2.2.1 合成样品的表征结果的分析与讨论 | 第26-29页 |
2.2.2 水热制备标准样品的表征实验结论 | 第29页 |
2.3 反应条件对合成MoS_2形貌的影响 | 第29-34页 |
2.3.1 反应物浓度 | 第30页 |
2.3.2 反应物比例与溶剂的量 | 第30-31页 |
2.3.3 反应时间 | 第31-33页 |
2.3.4 反应温度 | 第33-34页 |
2.3.5 反应溶液的pH值 | 第34页 |
2.4 本章小结 | 第34-36页 |
第三章 二硫化钼的光催化性能 | 第36-44页 |
3.1 光催化过程测试 | 第36-39页 |
3.1.1 实验反应装置 | 第36-38页 |
3.1.2 有机物降解率评价标准 | 第38页 |
3.1.3 光催化反应的实验过程 | 第38-39页 |
3.2 光催化结果分析 | 第39-43页 |
3.2.1 光催化反应动力学 | 第39-40页 |
3.2.2 光催化实验结果讨论 | 第40-41页 |
3.2.3 其他样品的光催化对比实验 | 第41-43页 |
3.2.4 光催化实验结果讨论 | 第43页 |
3.3 本章小结 | 第43-44页 |
第四章 复合光催化剂的制备 | 第44-52页 |
4.1 复合光催化剂的理论分析 | 第44-46页 |
4.1.1 复合材料的光催化 | 第44页 |
4.1.2 表面等离子体共振 | 第44-45页 |
4.1.3 表面等离子体光催化材料的机理与作用 | 第45-46页 |
4.2 Au-MoS2复合光催化剂实验过程 | 第46-50页 |
4.2.1 样品制备实验步骤 | 第46页 |
4.2.2 复合样品实验结果分析 | 第46-48页 |
4.2.3 复合材料光催化反应过程 | 第48页 |
4.2.4 光催化结果分析 | 第48-50页 |
4.3 本章小结 | 第50-52页 |
4.3.1 复合实验结论 | 第50页 |
4.3.2 实验中存在的问题讨论 | 第50-52页 |
结论 | 第52-54页 |
致谢 | 第54-55页 |
参考文献 | 第55-60页 |
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成果 | 第60-61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