点云模型中轴变换的计算
摘要 | 第4-6页 |
Abstract | 第6-7页 |
第1章 绪论 | 第18-34页 |
1.1 点云处理的发展回顾 | 第18-29页 |
1.1.1 点云典型应用领域简述 | 第18-21页 |
1.1.2 点云提取 | 第21-23页 |
1.1.3 点云预处理 | 第23-24页 |
1.1.4 点云表示 | 第24-26页 |
1.1.5 点云重建 | 第26-29页 |
1.2 稀疏优化理论简介 | 第29-33页 |
1.2.1 简介 | 第29-30页 |
1.2.2 基本稀疏优化问题 | 第30-31页 |
1.2.3 经典求解方法 | 第31-32页 |
1.2.4 稀疏优化应用 | 第32-33页 |
1.3 本文内容及结构安排 | 第33-34页 |
第2章 中轴提取方法综述 | 第34-64页 |
2.1 中轴的定义及其相关性质 | 第34-38页 |
2.1.1 中轴的定义 | 第34-36页 |
2.1.2 中轴的性质 | 第36-38页 |
2.2 中轴提取方法 | 第38-61页 |
2.2.1 精确的计算方法 | 第39-42页 |
2.2.2 基于Voronoi图的方法 | 第42-49页 |
2.2.3 演化方法 | 第49-52页 |
2.2.4 距离场函数方法 | 第52-53页 |
2.2.5 拓扑细化方法 | 第53-56页 |
2.2.6 其它方法 | 第56-61页 |
2.3 小结 | 第61-64页 |
第3章 2D点云模型中轴变换的计算 | 第64-94页 |
3.1 引言 | 第64-66页 |
3.2 相关工作 | 第66页 |
3.3 预备知识 | 第66-69页 |
3.3.1 符号距离场函数的计算 | 第66-68页 |
3.3.2 平面移动抛物线逼近模型 | 第68-69页 |
3.4 算法概述 | 第69-78页 |
3.4.1 初始距离场函数的计算 | 第69-70页 |
3.4.2 重构距离场函数 | 第70-73页 |
3.4.3 提取中轴 | 第73-75页 |
3.4.4 获得光顺表示的中轴 | 第75-78页 |
3.5 实验结果 | 第78-91页 |
3.5.1 参数设置 | 第79-80页 |
3.5.2 实验例子 | 第80页 |
3.5.3 和经典算法比较 | 第80-90页 |
3.5.4 计算时间 | 第90-91页 |
3.5.5 局限性 | 第91页 |
3.6 小结 | 第91-94页 |
第4章 3D点云模型中轴变换的计算 | 第94-114页 |
4.1 引言 | 第94-96页 |
4.2 相关工作 | 第96页 |
4.3 预备知识 | 第96-97页 |
4.3.1 带符号三维距离场函数的计算 | 第96页 |
4.3.2 三维移动抛物面逼近模型 | 第96-97页 |
4.4 算法概述 | 第97-105页 |
4.4.1 初始三维距离场函数的计算 | 第97-98页 |
4.4.2 重构三维距离场函数 | 第98-101页 |
4.4.3 提取三维模型中轴 | 第101-103页 |
4.4.4 获得光顺表示的三维模型中轴 | 第103-105页 |
4.5 实验结果 | 第105-110页 |
4.5.1 参数设置 | 第105-107页 |
4.5.2 实验例子 | 第107页 |
4.5.3 和经典算法比较 | 第107-109页 |
4.5.4 局限性 | 第109-110页 |
4.6 小结 | 第110-114页 |
第5章 总结和展望 | 第114-116页 |
5.1 本文工作总结 | 第114-115页 |
5.2 未来工作展望 | 第115-116页 |
参考文献 | 第116-134页 |
致谢 | 第134-136页 |
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取得的研究成果 | 第136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