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7-9页 |
ABSTRACT | 第9-10页 |
符号及缩略语说明 | 第11-12页 |
第一章 文献综述 | 第12-28页 |
1 种子检验规程及质量分级的研究 | 第12-15页 |
1.1 国际种子检验协会与《国际种子检验规程》 | 第12-13页 |
1.2 我国种子检验规程和质量分级标准研究 | 第13-14页 |
1.3 我国药用植物种子种苗研究现状 | 第14页 |
1.4 药用植物种质资源与品种选育现状 | 第14页 |
1.5 药用植物种子种苗生产经营管理现状 | 第14-15页 |
1.6 药用植物种子种苗质量标准研究进展 | 第15页 |
2 白花蛇舌草研究概况 | 第15-21页 |
2.1 本草考证 | 第15-16页 |
2.2 化学成分 | 第16-18页 |
2.3 药理作用 | 第18-20页 |
2.4 临床应用 | 第20-21页 |
3 种子引发技术 | 第21-28页 |
3.1 种子引发的概念及生物学意义 | 第21-22页 |
3.2 种子引发的机理和效应 | 第22-23页 |
3.3 种子引发的方法及原理 | 第23-25页 |
3.4 种子引发的研究进展 | 第25-28页 |
第二章 白花蛇舌草种子质量检验方法研究 | 第28-40页 |
摘要 | 第28-29页 |
1 材料与方法 | 第29-31页 |
1.1 材料 | 第29页 |
1.2 方法 | 第29-31页 |
2 结果与分析 | 第31-37页 |
2.1 白花蛇舌草种子扦样批分析 | 第31页 |
2.2 白花蛇舌草种子净度分析 | 第31-33页 |
2.3 白花蛇舌草种子千粒重测定分析 | 第33页 |
2.4 白花蛇舌草种子真实性鉴定 | 第33页 |
2.5 白花蛇舌草种子含水量测定 | 第33-34页 |
2.6 白花蛇舌草种子发芽率测定 | 第34-37页 |
2.7 白花蛇舌草种子生活力测定 | 第37页 |
3 讨论 | 第37-40页 |
第三章 白花蛇舌草种子质量分级标准研究 | 第40-50页 |
摘要 | 第40-41页 |
1 材料和方法 | 第41-44页 |
1.1 材料 | 第41页 |
1.2 方法 | 第41-44页 |
2 结果与分析 | 第44-48页 |
2.1 白花蛇舌草种子质量分析结果 | 第44-48页 |
2.2 白花蛇舌草种子质量分级结果与分析 | 第48页 |
3 讨论 | 第48-50页 |
第四章 不同贮藏方法对白花蛇舌草种子发芽的初步研究 | 第50-56页 |
摘要 | 第50-51页 |
1 材料和方法 | 第51页 |
1.1 材料 | 第51页 |
1.2 方法 | 第51页 |
2 结果与分析 | 第51-54页 |
2.1 不同贮藏方法对白花蛇舌草种子发芽率的影响 | 第51-52页 |
2.2 不同贮藏方法对白花蛇舌草种子发芽势的影响 | 第52-53页 |
2.3 不同贮藏方法对白花蛇舌草种子发芽时间的影响 | 第53-54页 |
3 结果与分析 | 第54-56页 |
第五章 引发条件对干旱胁迫下白花蛇舌草种子发芽及幼苗生长的影响 | 第56-66页 |
摘要 | 第56-57页 |
1 材料和方法 | 第57-58页 |
1.1 材料 | 第57页 |
1.2 方法 | 第57-58页 |
2 结果与分析 | 第58-64页 |
2.1 干旱胁迫下白花蛇舌草种子的发芽情况 | 第58-59页 |
2.2 白花蛇舌草种子引条件的优化 | 第59-62页 |
2.3 引发条件对干旱胁迫下白花蛇舌草种子发芽及幼苗生长的影响 | 第62-64页 |
3 讨论 | 第64-66页 |
3.1 基于均匀设计优化白花蛇舌草种子引发条件 | 第64页 |
3.2 白花蛇舌草种子引发对干旱条件下种子发芽及幼苗的影响 | 第64-66页 |
全文结论与创新点 | 第66-68页 |
1 全文结论 | 第66页 |
2 创新点 | 第66-68页 |
参考文献 | 第68-78页 |
附录 | 第78-80页 |
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及申请专利 | 第80-82页 |
致谢 | 第82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