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经济论文--经济计划与管理论文--经济计算、经济数学方法论文--经济数学方法论文

以货币流通速度为基础的短期经济增长实证研究

摘要第5-6页
Abstract第6页
第1章 序言第9-13页
    1.1 研究目的和意义第9页
    1.2 研究现状第9-12页
        1.2.1 经济增长理论的研究现状第9-10页
        1.2.2 货币流通速度的研究现状第10-12页
    1.3 本文的研究思路及创新点第12页
        1.3.1 研究思路第12页
        1.3.2 创新点第12页
    1.4 研究难点及对策第12-13页
        1.4.1 研究难点第12页
        1.4.2 解决方法第12-13页
第2章 经济增长理论第13-18页
    2.1 经济增长理论思想起源第13-14页
        2.1.1 亚当斯密的经济增长思想第13页
        2.1.2 李嘉图的经济增长思想第13页
        2.1.3 马克思的经济增长思想第13-14页
        2.1.4 熊彼特的经济增长思想第14页
    2.2 现代经济增长理论第14-15页
        2.2.1 哈罗德多马模型第14页
        2.2.2 索洛斯旺模型第14-15页
        2.2.3 阿罗的增长模型第15页
    2.3 新经济增长理论第15-17页
        2.3.1 罗默的经济增长模型第16页
        2.3.2 卢卡斯的经济增长模型第16-17页
    2.4 本章小结第17-18页
第3章 货币流通速度与短期经济增长的研究第18-25页
    3.1 研究假设第18-19页
    3.2 决定短期经济增长的因素分析第19-20页
    3.3 构造短期经济增长函数第20页
    3.4 变量间相互作用的理论基础以及机制第20-22页
    3.5 货币流通速度识别泡沫机制第22-25页
        3.5.1 货币流通速度 V1与 GDP 反向运动的机制第22-23页
        3.5.2 用经济系统自维性识别泡沫的机制第23-25页
第4章 以货币流通速度为基础的短期经济增长模型第25-36页
    4.1 变量的选取第25-26页
    4.2 建立模型的估计方程以及回归结果第26-28页
    4.3 模型中变量相互作用的实证过程第28-36页
        4.3.1 变量的选取以及描述性统计第29-30页
        4.3.2 协整检验第30-32页
        4.3.3 向量误差修正模型第32-36页
第5章 短期经济增长模型的经济学意义第36-43页
    5.1 变量 X 对经济波动的警示作用第36页
    5.2 变量 Y 在宏观经济调控中的应用第36-39页
    5.3 变量 Z 的经济意义第39-41页
        5.3.1 用变量 Z 和变量 U 来衡量经济增长第39-40页
        5.3.2 用变量 X 和变量 Z 识别通胀性泡沫第40-41页
    5.4 结论第41-43页
参考文献第43-45页
附表第45-64页
致谢第64-65页
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第65页

论文共65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基于神经网络的上市公司财务危机综合预警模型研究
下一篇:抑制我国房地产泡沫的税收制度研究