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8-9页 |
ABSTRACT | 第9页 |
第1章 绪论 | 第12-22页 |
1.1 研究背景与意义 | 第12-13页 |
1.2 国内外研究现状 | 第13-15页 |
1.2.1 国内研究现状 | 第13-14页 |
1.2.2 国外研究现状 | 第14-15页 |
1.3 相关理论基础 | 第15-19页 |
1.3.1 电子商务的含义 | 第15页 |
1.3.2 农村电子商务的含义 | 第15-16页 |
1.3.3 农村电子商务的特征 | 第16页 |
1.3.4 农村电子商务的经营主体 | 第16-19页 |
1.4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| 第19-21页 |
1.4.1 研究方法 | 第19-20页 |
1.4.2 技术路线 | 第20-21页 |
1.5 研究的创新与不足 | 第21-22页 |
1.5.1 研究的创新 | 第21页 |
1.5.2 研究的不足 | 第21-22页 |
第2章 农村电子商务系统因素分析 | 第22-27页 |
2.1 农村电子商务发展系统要素分析 | 第22-23页 |
2.2 农村电子商务运营框架图 | 第23-24页 |
2.3 农村电子商务发展的主要模式 | 第24-25页 |
2.4 农村电子商务促进经济发展机制分析 | 第25-27页 |
第3章 农村电子商务发展环境分析 | 第27-37页 |
3.1 农村电子商务发展政策环境 | 第27-28页 |
3.2 农村电子商务发展生产环境 | 第28-32页 |
3.2.1 农村生产者的素质现状 | 第28-31页 |
3.2.2 农村电子商务农产品品牌化建设现状 | 第31-32页 |
3.2.3 农村电子商务农产品质量追溯体系建设现状 | 第32页 |
3.3 农村电子商务发展的物流环境 | 第32-33页 |
3.4 农村网络基础设施建设环境 | 第33-34页 |
3.5 农村电子商务平台发展环境 | 第34-37页 |
第4章 农村电子商务发展案例分析 | 第37-50页 |
4.1 案例选择背景 | 第37页 |
4.2 经典案例分析 | 第37-47页 |
4.2.1 青岩刘村案例分析 | 第37-39页 |
4.2.2 桑坡村案例分析 | 第39-41页 |
4.2.3 达西村案例分析 | 第41-44页 |
4.2.4 跨案例分析 | 第44-47页 |
4.3 案例村满意度分析调查 | 第47-50页 |
第5章 农村电子商务发展路径的优化 | 第50-56页 |
5.1 强化政府职能,全面贯彻农村电子商务的政策法规 | 第50-51页 |
5.2 实现农产品标准化品牌化生产,完善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督 | 第51-52页 |
5.3 打破传统销售观念,做新型电商农民 | 第52页 |
5.4 加强农村电商物流体系建设 | 第52-53页 |
5.5 大力扶持农村基础设施建设 | 第53页 |
5.6 完善农村电子商务平台建设 | 第53-54页 |
5.7 健全农村中小企业发展 | 第54-56页 |
附录 | 第56-58页 |
参考文献 | 第58-61页 |
致谢 | 第61-62页 |
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研究成果 | 第62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