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4-6页 |
ABSTRACT | 第6-8页 |
一、绪论 | 第12-23页 |
(一) 地方政府债务管理研究背景与意义 | 第12-15页 |
1. 研究背景 | 第12-14页 |
2. 研究意义 | 第14-15页 |
(二) 研究内容及方法 | 第15-16页 |
1. 研究内容 | 第15-16页 |
2. 研究方法 | 第16页 |
3. 创新和不足之处 | 第16页 |
(三) 地方政府债务管理概念界定与分类 | 第16-18页 |
1. 概念界定 | 第16-17页 |
2. 政府债务的分类 | 第17-18页 |
(四) 研究地方政府债务管理问题的相关理论 | 第18-20页 |
1. 新公共服务理论 | 第18-19页 |
2. 财政分权理论 | 第19-20页 |
(五) 地方政府债务影响力分析 | 第20-23页 |
1. 地方政府性债务的正面影响 | 第20-21页 |
2. 地方政府性债务的负面影响 | 第21-23页 |
二、包头市地方政府债务管理状况 | 第23-28页 |
(一) 包头市地方政府债务管理模式及政策依据 | 第23-25页 |
1. 包头市地方政府债务管理模式 | 第23-25页 |
2. 包头市地方政府债务管理的政策依据 | 第25页 |
(二) 包头市地方政府债务规模及结构情况 | 第25-28页 |
1. 包头市地方政府债务规模 | 第26页 |
2. 包头市地方政府债务余额结构情况 | 第26-28页 |
三、包头市地方政府债务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| 第28-32页 |
(一) 债务管理机构分散,决策不严 | 第28-29页 |
1. 缺乏科学合理的债务审批机构,造成权责分离 | 第28-29页 |
2. 决策不严造成债务规模在短期内迅速扩张 | 第29页 |
(二) 偿债压力沉重,偿债资金来源单一 | 第29-30页 |
1. 偿债压力沉重,举债成本过高 | 第29-30页 |
2. 偿债资金对土地收益的依赖度高 | 第30页 |
(三) 债务管理手段单一,缺乏有效的监督制约机制 | 第30-32页 |
1. 债务管理手段单一 | 第30-31页 |
2. 缺乏有效的监督制约机制 | 第31-32页 |
四、包头市地方政府债务管理存在问题的成因分析 | 第32-39页 |
(一) 财政体制因素 | 第32-33页 |
1. 分税制改革,造成地方政府“财权”与“事权”的不匹配 | 第32页 |
2. 案例:包头市北梁棚户区改造 | 第32-33页 |
(二) 地方财力不能满足当地经济的发展要求 | 第33-35页 |
1. 经济发展模式的不均衡 | 第33-34页 |
2. 城镇化进程高速推进 | 第34-35页 |
(三) 地方领导片面寻求“政绩工程”,未考虑地方财力 | 第35-37页 |
1. 行政管理体制的成因 | 第35-36页 |
2. 政府职能定位方面的成因 | 第36-37页 |
(四) 债务风险预警系统不完善,各级政府举债缺乏有效监督 | 第37页 |
1. 风险预警系统不完善 | 第37页 |
2. 缺乏有效的监督制约机制 | 第37页 |
(五) 政府融资方式单一,对融资平台的管理与约束机制不健全 | 第37-39页 |
五、完善包头地方政府债务管理的对策建议 | 第39-49页 |
(一) 完善财政分权制度,合理划分地方政府的财权与事权 | 第39-40页 |
(二) 发展地方经济,增加地方财政收入 | 第40-42页 |
1. 调整产业结构,培育优质税源 | 第40-41页 |
2. 深化国库集中支付改革,提高财政资金利用率 | 第41-42页 |
(三) 建立健全对地方官员的考核制度及债务资金利用效率评估机制 | 第42-43页 |
1. 健全对地方官员的考核制度 | 第42页 |
2. 建立债务资金利用效率评估机制 | 第42-43页 |
(四) 建立健全地方债务风险预警系统,形成良性的债务风险监测机制 | 第43-44页 |
1. 构建地方政府债务风险预警机制 | 第43-44页 |
2. 设立偿债准备金制度 | 第44页 |
(五) 创新多元化筹资方式 | 第44-49页 |
1. 规范地方融资平台发展 | 第44-45页 |
2. 推广PPP经营模式 | 第45-46页 |
3. 建立高效的地方政府债券市场 | 第46-49页 |
结束语 | 第49-50页 |
参考文献 | 第50-53页 |
致谢 | 第53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