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4-5页 |
Abstract | 第5-6页 |
1 绪论 | 第9-14页 |
1.1 概述 | 第9-10页 |
1.2 本文研究目的及意义 | 第10-11页 |
1.3 国内外研究现状 | 第11页 |
1.4 本文研究工程背景及主要内容 | 第11-14页 |
1.4.1 本文工程背景 | 第11-13页 |
1.4.2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| 第13-14页 |
2 桥台基础沉降机理和次生病害分析 | 第14-24页 |
2.1 引言 | 第14页 |
2.2 桥台基础沉降机理分析 | 第14-15页 |
2.2.1 桁架拱桥常见桥台基础形式 | 第14页 |
2.2.2 桥台基础沉降机理分析 | 第14-15页 |
2.3 桥台基础沉降次生病害分析 | 第15-23页 |
2.3.1 桥面系病害统计与机理分析 | 第16-17页 |
2.3.2 上部结构病害统计与机理分析 | 第17-22页 |
2.3.3 下部结构病害统计与机理分析 | 第22-23页 |
2.4 本章小结 | 第23-24页 |
3 桁架拱桥的力学特点和计算方法 | 第24-35页 |
3.1 桁架拱桥的结构形式及构造特点 | 第24页 |
3.2 桁架拱桥的力学性能及受力特点 | 第24-26页 |
3.2.1 桁架拱桥的力学性能 | 第24-25页 |
3.2.2 桁架拱桥的受力特点 | 第25-26页 |
3.3 桁架拱桥的计算方法 | 第26-35页 |
3.3.1 桁架拱桥的理论计算方法 | 第26-31页 |
3.3.2 桁架拱桥的数值计算方法 | 第31-35页 |
4 桥台基础沉降对桁架拱桥的影响 | 第35-63页 |
4.1 引言 | 第35页 |
4.2 桥台基础均匀沉降对桁架拱桥的影响 | 第35-47页 |
4.2.1 有限元模型的建立 | 第35-36页 |
4.2.2 荷载工况的建立 | 第36页 |
4.2.3 对称加载工况有限元分析 | 第36-40页 |
4.2.4 车辆偏载工况有限元分析 | 第40-44页 |
4.2.5 对称荷载和偏载作用下构件受力对比分析 | 第44-47页 |
4.3 桥台基础不均匀沉降对桁架拱桥的影响 | 第47-62页 |
4.3.1 荷载工况的建立 | 第47页 |
4.3.2 对称加载工况有限元分析 | 第47-52页 |
4.3.3 车辆偏载工况有限元分析 | 第52-56页 |
4.3.4 对称荷载和偏载作用下构件受力对比分析 | 第56-59页 |
4.3.5 均匀沉降和不均匀沉降结论对比 | 第59-62页 |
4.4 本章小结 | 第62-63页 |
5 加固技术研究及加固效果分析 | 第63-83页 |
5.1 引言 | 第63页 |
5.2 定陇公路转体桥加固技术研究 | 第63-68页 |
5.2.1 定陇公路转体桥加固前技术状况与承载能力评定 | 第63-65页 |
5.2.2 定陇公路转体桥加固方案 | 第65-67页 |
5.2.3 定陇公路转体桥加固后效果图 | 第67-68页 |
5.3 定陇公路转体桥加固后效果分析 | 第68-81页 |
5.3.1 静载试验分析 | 第68-75页 |
5.3.2 动载试验分析 | 第75-81页 |
5.4 本章小结 | 第81-83页 |
6 结论与展望 | 第83-84页 |
6.1 结论 | 第83页 |
6.2 展望 | 第83-84页 |
致谢 | 第84-85页 |
参考文献 | 第85-87页 |
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| 第87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