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交通运输论文--公路运输论文--汽车工程论文--汽车试验论文--参数测定的仪器及技术论文

汽车微颗粒物排放实时测试系统设计与实验研究

摘要第3-4页
Abstract第4页
第1章 绪论第7-18页
    1.1 研究背景及意义第7-8页
    1.2 机动车微颗粒物检测技术研究第8-14页
        1.2.1 传统微颗粒物检测技术第8-9页
        1.2.2 现阶段机动车微颗粒物检测技术第9-14页
        1.2.3 激光散射法在尾气排放检测中的应用第14页
    1.3 国内外机动车尾气检测研究现状第14-16页
    1.4 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第16-18页
第2章 微颗粒物产生机理第18-22页
    2.1 汽车尾气排放中的颗粒物污染及排放标准第18-19页
    2.2 机动车中微颗粒物的产生第19-20页
        2.2.1 机动车颗粒物的产生机制第19-20页
        2.2.2 机动车微颗粒物排放因子及控制方法研究第20页
    2.3 本章小结第20-22页
第3章 微颗粒物测量中的光散射理论第22-37页
    3.1 光散射的分类第22-23页
    3.2 散射光理论的发展第23-25页
    3.3 Mie散射理论第25-34页
        3.3.1 Mie散射的参数及理论基础第25-26页
        3.3.2 Mie散射理论的基本公式和强度函数第26-29页
        3.3.3 a_n、b_n的数值计算第29-30页
        3.3.4 π_nheτ_n 的计算第30页
        3.3.5 粒子的角散射第30-31页
        3.3.6 Mie散射的近似第31-32页
        3.3.7 Mie散射理论的特点第32页
        3.3.8 粒子的体角散射第32-33页
        3.3.9 微粒的总散射第33-34页
    3.4 光散射法在激光粒度仪中的应用第34-36页
        3.4.1 激光粒度仪的工作原理第34-35页
        3.4.2 运用全Mie散射理论在激光粒度仪中的必要性第35-36页
    3.5 本章小结第36-37页
第4章 汽车微颗粒物排放实时测试系统设计第37-49页
    4.1 测试系统的整体方案设计第37-38页
    4.2 测试系统的关键技术第38-45页
        4.2.1 数据同步技术第38-41页
        4.2.2 尾气取样方式的选择第41-44页
        4.2.3 系统串、并联方案的选择第44-45页
    4.3 测试系统的工作技术路线第45-48页
    4.4 本章小结第48-49页
第5章 汽车微颗粒物排放实时测试系统的实验研究第49-67页
    5.1 测试系统主要设备硬件的组成和选型第49-55页
        5.1.1 微颗粒物分析仪的选型和技术参数第50-52页
        5.1.2 气体排放质量分析仪的选型和技术参数第52-54页
        5.1.3 底盘测功机的选型和技术参数第54-55页
    5.2 测试系统采集、控制软件的主要功能和设计第55-56页
    5.3 测试系统的实车排放测试实验和数据结果分析第56-66页
        5.3.1 实车排放测试条件和被测样车选择第56-58页
        5.3.2 汽油车双怠速法实车测试实验及结果分析第58-60页
        5.3.3 汽油车简易瞬态工况法实车测试实验及结果分析第60-64页
        5.3.4 柴油车自由加速法实车测试实验及结果分析第64-66页
    5.4 本章小结第66-67页
第6章 结论第67-69页
参考文献第69-72页
致谢第72-73页
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第73页

论文共73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GPS/ZigBee技术在现代有轨电车定位系统中的应用研究
下一篇:基础沉降对大跨度钢筋混凝土桁架拱桥的影响及加固技术研究