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天文学、地球科学论文--矿床学论文--矿床分类论文--有色金属论文--铜论文

四川九龙县里伍铜矿床稳定同位素地球化学特征研究

摘要第4-6页
abstract第6-9页
第1章 绪论第12-20页
    1.1 研究区区域位置及自然地理第12-13页
        1.1.1 区域位置第12页
        1.1.2 自然地理概况第12-13页
    1.2 研究区地质工作程度、研究现状第13-15页
    1.3 选题依据及研究意义第15-17页
        1.3.1 变质铜矿床研究现状第16-17页
        1.3.2 稳定同位素地球化学研究现状第17页
    1.4 主要研究内容、研究方法及思路第17-18页
    1.5 完成的主要工作量第18-20页
第2章 区域成矿地质条件第20-29页
    2.1 区域大地构造属性第20-21页
    2.2 区域构造第21-23页
        2.2.1 江浪穹隆背形构造第22页
        2.2.2 环状拆离断裂构造第22-23页
    2.3 区域地层第23-27页
        2.3.1 中元古界里伍岩群第24-25页
        2.3.2 奥陶系江浪岩组第25页
        2.3.3 志留系甲坝板岩组第25页
        2.3.4 二叠系乌拉溪岩组第25-27页
    2.4 岩浆岩第27-28页
        2.4.1 变质基性岩第27页
        2.4.2 酸性侵入岩第27-28页
    2.5 变质作用第28-29页
第3章 矿床地质特征第29-40页
    3.1 矿床地质概况第29-32页
        3.1.1 地层第29-30页
        3.1.2 构造第30-32页
        3.1.3 岩浆岩第32页
        3.1.4 变质岩第32页
    3.2 赋矿层位第32-33页
    3.3 矿体形态、产状及规模第33-35页
    3.4 矿石特征第35-38页
        3.4.1 矿石类型第35页
        3.4.2 矿石成分第35-36页
        3.4.3 矿石结构构造第36-37页
        3.4.4 主要矿物特征第37-38页
    3.5 围岩蚀变第38-40页
第4章 矿床同位素地球化学第40-57页
    4.1 H、O同位素第40-44页
        4.1.1 测试对象及分析方法第40-41页
        4.1.2 H、O同位素组成第41-42页
        4.1.3 H、O同位素示踪第42-44页
    4.2 S同位素第44-51页
        4.2.1 测试对象及分析方法第45-46页
        4.2.2 S同位素组成第46-47页
        4.2.3 S同位素示踪第47-51页
    4.3 Pb同位素第51-57页
        4.3.1 测试对象及分析方法第51-52页
        4.3.2 Pb同位素组成第52-54页
        4.3.3 Pb同位素示踪第54-57页
第5章 矿床成因探讨第57-65页
    5.1 成矿物质来源第57-58页
    5.2 成矿流体来源第58-59页
    5.3 主要控矿因素第59-62页
        5.3.1 构造控矿第59-60页
        5.3.2 地层控矿第60-61页
        5.3.3 岩浆活动控矿第61页
        5.3.4 变质作用与成矿第61-62页
    5.4 矿床成因讨论第62-64页
    5.5 深部及外围找矿潜力评价第64-65页
        5.5.1 找矿标志第64页
        5.5.2 找矿方法第64-65页
结论第65-67页
致谢第67-68页
参考文献第68-72页
攻读学位期间取得学术成果第72-73页
附录第73-77页

论文共77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美姑河火洛古地震滑坡的动力学特征研究
下一篇:西藏曲水县达布斑岩—石英脉复合型铜钼矿床成矿作用研究