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工业技术论文--建筑科学论文--地下建筑论文--区域规划、城乡规划论文--区域规划论文--中国区域规划论文--农村乡镇规划论文

梅州客家传统村落空间形态研究

摘要第5-6页
ABSTRACT第6-7页
第一章 绪论第12-45页
    1.1 研究背景第12-15页
    1.2 概念界定第15-17页
    1.3 相关研究综述第17-35页
        1.3.1 客家相关研究第17-22页
        1.3.2 空间形态相关研究第22-34页
        1.3.3 已有研究对本文的启示第34-35页
    1.4 研究范围界定第35-39页
        1.4.1 界定依据第35-38页
        1.4.2 界定方式第38-39页
    1.5 研究内容、方法与意义第39-44页
        1.5.1 研究内容第39-40页
        1.5.2 研究方法第40-42页
        1.5.3 研究意义第42-44页
    1.6 技术路线第44-45页
第二章 梅州客家传统村落形成研究第45-89页
    2.1 古梅州的兴衰发展第46-56页
        2.1.1 古梅州的建制沿革第46-51页
        2.1.2 古梅州的兴衰发展第51-56页
    2.2 梅州客家族群聚居形成第56-71页
        2.2.1 梅州客家族群形成第57-58页
        2.2.2 梅州客家族群文化特质形成第58-64页
        2.2.3 梅州客家族群聚居点形成与稳定第64-71页
    2.3 梅州客家聚居点空间分布演变第71-87页
        2.3.1 空间的时间轴第71-83页
        2.3.2 空间分布演变特征第83-84页
        2.3.3 空间分布演变规律第84-87页
    2.4 本章小结第87-89页
第三章 梅州客家传统村落空间形态调查及类型划分第89-130页
    3.1 梅州客家传统村落空间形态特征调查第89-106页
        3.1.1 自然环境特征第91-99页
        3.1.2 空间格局特征第99-103页
        3.1.3 建筑类型特征第103-105页
        3.1.4 人文社会形态特征第105-106页
    3.2 梅州客家传统村落形态特征的空间地理分布第106-123页
        3.2.1 空间分布特征第107-119页
        3.2.2 空间地理分区第119-123页
    3.3 梅州客家传统村落空间形态类型划分第123-128页
        3.3.1 分类视角第124-125页
        3.3.2 分类依据与类型划分第125-128页
    3.4 本章小结第128-130页
第四章 梅州客家传统村落空间形态特征研究第130-189页
    4.1 梅州客家传统村落空间形态研究方式第130-131页
    4.2 梅州客家传统村落外部布局空间形态特征分析第131-158页
        4.2.1 布局空间形态共同性特征第131-148页
        4.2.2 布局空间形态差异性特征第148-158页
    4.3 梅州客家传统村落内部社会空间形态特征分析第158-179页
        4.3.1 社会空间形态共同性特征第158-173页
        4.3.2 社会空间形态差异性特征第173-179页
    4.4 与其它地区村落空间形态的比较研究第179-188页
        4.4.1 粤闽赣客家传统村落空间形态比较第180-184页
        4.4.2 与东南其它民系传统村落空间形态比较第184-188页
    4.5 本章小结第188-189页
第五章 梅州客家传统村落空间形态影响因素研究第189-250页
    5.1 梅州客家传统村落外部布局空间形态影响因素第190-217页
        5.1.1 本源:中原文化影响因素第190-193页
        5.1.2 基础:自然环境与农耕生产因素第193-201页
        5.1.3 发展:经济、教育因素第201-208页
        5.1.4 融合:文化渗透因素第208-217页
    5.2 梅州客家传统村落内部社会空间形态影响因素第217-248页
        5.2.1 社会空间形态与社会秩序第217-221页
        5.2.2 社会空间建构的秩序因素第221-231页
        5.2.3 空间句法对社会空间形态与社会秩序理论的验证第231-248页
    5.3 本章小结第248-250页
第六章 梅州客家传统村落保护体系研究第250-270页
    6.1 梅州客家传统村落的现代性演变第250-253页
        6.1.1 历史文化遗存现状第250-252页
        6.1.2 历史文化遗存的现代性利用第252-253页
    6.2 梅州客家传统村落社会秩序延续对村落保护的意义第253-256页
        6.2.1 现今社会秩序留存第254-255页
        6.2.2 社会秩序延续对村落保护的意义第255-256页
    6.3 梅州客家传统村落保护体系构建第256-269页
        6.3.1 保护原则第257-258页
        6.3.2 社会秩序延续策略第258-260页
        6.3.3 空间保护策略第260-269页
    6.4 本章小结第269-270页
结语第270-279页
    1 结论第270-277页
    2 创新之处第277页
    3 后续研究第277-279页
参考文献第279-292页
附录一:梅州客家传统村落调查记录表第292-294页
附录二:梅州各县客家传统村落调查统计表第294-303页
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第303-304页
致谢第304-305页
附件第305页

论文共305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民族团结教育实践模式研究
下一篇:西南山地历史城镇文化景观演进过程及其动力机制研究