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交通运输论文--公路运输论文--桥涵工程论文--各种桥梁论文--桥梁:按结构分论文--悬索桥论文

基于日照辐射的悬索桥主缆热应力理论及结构温度效应研究

中文摘要第3-5页
英文摘要第5-7页
1 绪论第12-20页
    1.1 引言第12页
    1.2 悬索桥主缆温度作用原理第12-13页
    1.3 国内外桥梁设计规范有关规定第13-14页
    1.4 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4-17页
    1.5 本文工程背景和研究内容第17-20页
        1.5.1 工程背景第17-18页
        1.5.2 本文课题来源第18页
        1.5.3 研究内容第18-19页
        1.5.4 研究意义第19-20页
2 悬索桥主缆温度场基本理论第20-38页
    2.1 悬索桥主缆传热学理论第20-25页
        2.1.1 热能的传递理论第20-22页
        2.1.2 悬索桥主缆温度场变化分析第22-23页
        2.1.3 主缆热物性参数第23页
        2.1.4 主缆的传热微分方程和传热边界条件分析第23-25页
    2.2 微分方程的等效积分形式第25-26页
    2.3 温度场有限元基本插值公式第26-29页
        2.3.1 瞬态温度场在空间域的离散化第26-28页
        2.3.2 瞬态温度场在时间域的离散化第28-29页
    2.4 基于伽辽金法的温度场有限元列式第29-33页
        2.4.1 域内微分方程的加权残差积分第30-32页
        2.4.2 边界条件的加权残差积分第32页
        2.4.3 总体有限元列式第32-33页
    2.5 基于变分法的温度场有限元列式第33-35页
        2.5.1 温度场定解问题与泛函极值条件的等价性第33-34页
        2.5.2 基于泛函极值的有限元列式第34-35页
    2.6 太阳辐射理论和辐射强度计算方法分析第35-37页
        2.6.1 太阳辐射理论第35-36页
        2.6.2 主缆表面吸收太阳辐射能计算分析第36-37页
    2.7 本章小结第37-38页
3 主缆模型热物性参数试验研究第38-62页
    3.1 热物性参数试验测试理论第38-45页
        3.1.1 材料热物性参数测试方法第38-39页
        3.1.2 主缆热物性参数测试理论第39-43页
        3.1.3 主缆表面换热系数测试理论第43-45页
        3.1.4 试验测试方法第45页
    3.2 主缆模型及加热和测温系统研究第45-48页
        3.2.1 主缆模型第45-46页
        3.2.2 加热系统第46-47页
        3.2.3 测温系统第47-48页
    3.3 主缆模型热物性参数试验分析第48-60页
        3.3.1 测试方案第48-50页
        3.3.2 表观导热系数试验第50-51页
        3.3.3 表观热扩散系数试验第51-56页
        3.3.4 测试结果分析第56页
        3.3.5 主缆表面换热系数测试及特征关联式研究第56-60页
    3.4 影响主缆热物性参数的因素分析第60-61页
    3.5 本章小结第61-62页
4 悬索桥主缆足尺节段模型现场试验及温度计算模型研究第62-92页
    4.1 桥址环境作用下主缆模型温度场研究第62-68页
        4.1.1 概述第62页
        4.1.2 桥址环境下的温度场试验第62-68页
        4.1.3 试验评价第68页
    4.2 主缆传热学数学模型的建立第68-86页
        4.2.1 概述第68页
        4.2.2 基本假定第68页
        4.2.3 主缆传热学参数第68-69页
        4.2.4 有限元计算模型第69-70页
        4.2.5 主缆传热学边界条件第70-84页
        4.2.6 主缆传热学初始条件第84-85页
        4.2.7 太阳辐射边界条件和初始条件的修正第85-86页
    4.3 主缆截面平均温度计算方法研究第86-89页
    4.4 本章小结第89-92页
5 大跨度悬索桥主缆温度应力及结构效应研究第92-118页
    5.1 概述第92-93页
        5.1.1 研究内容第92页
        5.1.2 研究理论基础及计算假定第92-93页
    5.2 热应力和热弹性力学基本方程第93-98页
        5.2.1 温度应力基本方程第93-96页
        5.2.2 温度应力平面问题基本方程第96-97页
        5.2.3 极坐标下平面温度应力第97-98页
    5.3 温度应力计算方法第98-100页
        5.3.1 基于结构力学的温度应力计算方法第98-99页
        5.3.2 基于热弹性理论的计算方法第99-100页
    5.4 三维温度应力计算方法第100-106页
        5.4.1 三维温度应力积分性质第100-101页
        5.4.2 平面问题温度应力积分性质第101-102页
        5.4.3 三维温度应力一般计算方法第102-103页
        5.4.4 温度次应力实用计算方法第103-104页
        5.4.5 主缆结构三维温度应力实用计算方法第104-106页
    5.5 主缆温度应力计算及效应研究第106-112页
        5.5.1 温度主缆温度效应下线形和内力计算的基本理论和方法第106-111页
        5.5.2 温度变化对主缆横截面应力影响第111-112页
    5.6 温度作用下主缆结构次应力研究第112-115页
    5.7 本章小结第115-118页
6 悬索桥主缆温度场测试与计算实例第118-148页
    6.1 测试方案研究第118页
    6.2 测试技术及设备的研究与开发第118-122页
        6.2.1 单点温度测试子系统第118-119页
        6.2.2 多点温度测试子系统第119-121页
        6.2.3 自动化温度同步采集系统第121-122页
    6.3 施工阶段主缆温度场测试第122-127页
        6.3.1 基准索股架设阶段温度测量第122-123页
        6.3.2 主缆索股架设阶段温度测量第123-124页
        6.3.3 大桥索夹定位阶段温度测量第124页
        6.3.4 加劲梁架设阶段温度测量第124-127页
    6.4 依托工程主缆温度场计算及效应分析第127-143页
        6.4.1 依托工程主缆温度场计算第127-130页
        6.4.2 依托工程主缆温度效应分析第130-143页
    6.5 施工控制应用成果第143-146页
    6.6 本章小结第146-148页
7 结论与展望第148-152页
    7.1 项目结论第148-149页
    7.2 论文创新点第149-150页
    7.3 后续工作展望第150-152页
致谢第152-154页
参考文献第154-163页
附录第163页
    A. 作者在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目录第163页
    B. 作者在攻读学位期间参加的科研项目第163页
    C. 作者在攻读学位期间编写的书刊目录第163页

论文共163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大跨度柔性人行桥人致非线性振动研究
下一篇:燃煤烟气中SO2、NO和Hg0一体化控制实验研究