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3-5页 |
Abstract | 第5-6页 |
前言 | 第14-17页 |
第一章 侦查措施制度定义及相关问题介绍 | 第17-31页 |
第一节 侦查措施制度定义 | 第17-20页 |
一、侦查定义 | 第17页 |
二、侦查措施定义 | 第17-19页 |
三、侦查措施制度定义 | 第19-20页 |
第二节 侦查措施制度基本模式 | 第20-31页 |
一、侦查措施制度立法体系 | 第20-21页 |
二、侦查措施制度基本原则 | 第21-24页 |
(一) 合法原则 | 第21-22页 |
(二) 比例原则 | 第22-23页 |
(三) 审批原则 | 第23-24页 |
(四) 任意侦查原则 | 第24页 |
三、侦查措施制度基本内容 | 第24-31页 |
(一) 侦查措施分类 | 第25-27页 |
(二) 侦查措施实施情形 | 第27-29页 |
(三) 侦查措施实施程序 | 第29页 |
(四) 违法实施侦查措施法律责任 | 第29-31页 |
第二章 我国现行侦查措施制度及缺陷 | 第31-42页 |
第一节 我国现行侦查措施制度 | 第31-34页 |
一、我国现行侦查措施制度立法体系 | 第31-32页 |
二、我国侦查措施制度一般规定 | 第32页 |
三、我国侦查措施基本内容 | 第32-34页 |
(一) 我国侦查措施种类 | 第32-33页 |
(二) 我国侦查措施实施情形 | 第33-34页 |
(三) 我国侦查措施实施程序 | 第34页 |
第二节 我国现行侦查措施制度缺陷分析 | 第34-42页 |
一、我国现行侦查措施制度立法体系存在的问题 | 第34页 |
二、我国现行侦查措施制度基本内容设置存在的问题 | 第34-36页 |
(一) 欠缺侦查措施制度基本原则规定 | 第34-35页 |
(二) 任意性侦查措施和强制性侦查措施未做区分 | 第35页 |
(三) 实践中必须使用的一些侦查措施未作规定 | 第35页 |
(四) 侦查措施监督程序未做规定 | 第35-36页 |
三、我国现行刑事诉讼法对侦查措施一些具体规定存在的缺陷 | 第36-42页 |
(一) 我国现行刑事诉讼法对侦查措施适用情形规定不具体 | 第36-40页 |
(二) 我国现行刑事诉讼法对技术侦查措施与秘密侦查措施关系界定不清 | 第40页 |
(三) “鉴定”不该规定在侦查措施中 | 第40-42页 |
第三章 我国侦查措施制度重构建议 | 第42-57页 |
第一节 完善我国侦查措施制度立法体系 | 第42-44页 |
一、完善我国刑事诉讼法侦查措施制度与宪法相关规定衔接 | 第42-44页 |
二、完善我国刑事诉讼法与其他法律相关制度衔接 | 第44页 |
第二节 我国侦查措施制度内容设置 | 第44-52页 |
一、增设侦查措施实施基本原则 | 第44-48页 |
(一) 依法适用原则 | 第45-46页 |
(二) 比例适用原则 | 第46页 |
(三) 令状原则 | 第46-48页 |
(四) 任意侦查原则 | 第48页 |
二、实践中必须使用的侦查措施纳入规定之中 | 第48-49页 |
三、侦查措施科学分类 | 第49-51页 |
四、重新设计侦查措施监督机制 | 第51-52页 |
第三节 我国侦查措施制度中一些具体规定修订建议 | 第52-57页 |
一、完善部分侦查措施的适用程序 | 第52-56页 |
(一) 完善我国讯问犯罪嫌疑人程序 | 第52-53页 |
(二) 完善我国查封、扣押的程序 | 第53-54页 |
(三) 完善我国通缉程序 | 第54-55页 |
(四) 完善我国技术侦查措施程序 | 第55-56页 |
二、明确技术侦查措施和秘密侦查措施关系 | 第56页 |
三、重新界定“鉴定”在我国刑事诉讼法中的地位 | 第56-57页 |
尾言 | 第57-58页 |
参考文献 | 第58-61页 |
致谢 | 第61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