专利恶意诉讼的程序规制
摘要 | 第3-5页 |
ABSTRACT | 第5-7页 |
第一章 专利恶意诉讼基本问题分析 | 第15-25页 |
第一节 专利恶意诉讼界定 | 第15-20页 |
一、恶意诉讼的概念 | 第15-17页 |
二、专利恶意诉讼的概念 | 第17-18页 |
三、专利恶意诉讼的特点 | 第18-20页 |
第二节 专利恶意诉讼的成因分析 | 第20-22页 |
一、专利制度的内在缺陷 | 第20页 |
二、现行法律制度对恶意诉讼规制的不足 | 第20-21页 |
三、专利恶意诉讼成本较低 | 第21页 |
四、专利恶意诉讼的经济获益大 | 第21-22页 |
第三节 专利恶意诉讼的认定标准 | 第22-25页 |
一、主观恶意 | 第23页 |
二、行为缺乏合理基础 | 第23-24页 |
三、损害事实 | 第24页 |
四、因果关系 | 第24-25页 |
第二章 专利恶意诉讼规制的必要性分析 | 第25-32页 |
第一节 专利恶意诉讼规制的理论基础 | 第25-30页 |
一、诚实信用原则 | 第25-28页 |
二、诉权理论 | 第28-29页 |
三、诉之利益理论 | 第29-30页 |
第二节 专利恶意诉讼规制的现实必要 | 第30-32页 |
一、专利恶意诉讼浪费司法资源,损害司法权威 | 第30-31页 |
二、专利恶意诉讼增加了经济成本 | 第31页 |
三、专利恶意诉讼损害了专利制度 | 第31-32页 |
第三章 我国专利恶意诉讼程序规制的现状与不足 | 第32-37页 |
第一节 我国专利恶意诉讼程序规制的现状 | 第32-34页 |
一、民事诉讼法上的相关规定 | 第32-33页 |
二、专利法上的相关规定 | 第33-34页 |
第二节 我国专利恶意诉讼程序规制的不足 | 第34-37页 |
一、诉前禁令中被申请人利益被忽略 | 第34页 |
二、庭前审查程序不严格 | 第34-35页 |
三、确认不侵犯专利权之诉制度的缺陷 | 第35-36页 |
四、对受害人损害赔偿不力 | 第36-37页 |
第四章 专利恶意诉讼程序规制的完善 | 第37-47页 |
第一节 对法院审理专利恶意诉讼程序的完善 | 第37-41页 |
一、诉前禁令程序的细化设计 | 第37-39页 |
二、设立诉讼担保制度 | 第39-40页 |
三、完善立案和庭前审查程序 | 第40-41页 |
第二节 完善确认不侵犯专利权之诉制度 | 第41-44页 |
一、确认不侵犯专利权之诉的性质 | 第41-42页 |
二、确认不侵犯专利权之诉制度的完善建议 | 第42-44页 |
第三节 构建专利恶意诉讼反赔制度 | 第44-47页 |
一、专利恶意诉讼反赔制度概述 | 第44页 |
二、构建专利恶意诉讼反赔制度的合理性与实效性分析 | 第44-46页 |
三、构建专利恶意诉讼反赔制度的具体建议 | 第46-47页 |
结语 | 第47-48页 |
参考文献 | 第48-51页 |
致谢 | 第51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