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文摘要 | 第3-4页 |
Abstract | 第4-5页 |
第一章 绪论 | 第8-13页 |
1.1 研究背景 | 第8页 |
1.2 研究思路 | 第8-10页 |
1.3 研究目的与意义 | 第10-11页 |
1.3.1 研究目的 | 第10页 |
1.3.2 研究意义 | 第10-11页 |
1.4 研究假设 | 第11页 |
1.5 本文的创新性 | 第11-13页 |
第二章 相关理论和研究现状 | 第13-20页 |
2.1 核心概念 | 第13-16页 |
2.1.1 学业成绩的界定 | 第13-14页 |
2.1.2 心理素质的界定 | 第14-15页 |
2.1.3 心理素质的结构 | 第15-16页 |
2.2 基本理论 | 第16-17页 |
2.2.1 最近发展区理论 | 第16页 |
2.2.2 全人教育的心理素质理论 | 第16-17页 |
2.3 国内外研究现状 | 第17-20页 |
2.3.1 学业成绩的研究现状 | 第17-18页 |
2.3.2 心理素质及其与学业成绩关系研究的现状与问题 | 第18-20页 |
第三章 研究对象及研究方法 | 第20-24页 |
3.1 研究对象 | 第20-21页 |
3.2 研究方法 | 第21-22页 |
3.2.1 文献分析法 | 第21页 |
3.2.2 问卷测验法 | 第21-22页 |
3.2.3 课堂观摩法 | 第22页 |
3.2.4 比较分析法 | 第22页 |
3.2.5 统计分析法 | 第22页 |
3.3 研究过程 | 第22页 |
3.4 实测过程 | 第22-23页 |
3.5 研究的信效度 | 第23-24页 |
第四章 青海藏族初中生心理素质与学业成绩的比较结果 | 第24-40页 |
4.1 学业成绩的分析 | 第24-28页 |
4.1.1 学生学业成绩的总体比较 | 第24页 |
4.1.2 不同性别藏族初中生学业成绩的比较 | 第24-25页 |
4.1.3 不同年级藏族初中生学业成绩的比较 | 第25-26页 |
4.1.4 不同教学改革模式藏族初中生学业成绩的比较 | 第26-28页 |
4.2 心理素质的分析 | 第28-36页 |
4.2.1 认知因素的分析 | 第28-31页 |
4.2.2 非认知因素 | 第31-36页 |
4.3 心理素质与学业成绩的关系分析 | 第36-40页 |
4.3.1 认知因素与学业成绩的关系 | 第36-37页 |
4.3.2 非认知因素与学业成绩的关系 | 第37-40页 |
第五章 分析与讨论 | 第40-44页 |
5.1 藏族初中生学业成绩的结果分析 | 第40页 |
5.2 藏族初中生心理素质的结果分析 | 第40-41页 |
5.2.1 藏族初中生认知因素的特点 | 第40-41页 |
5.2.2 藏族初中生非认知因素的特点 | 第41页 |
5.3 藏族中学生心理素质与学业成绩的关系 | 第41-44页 |
5.3.1 心理素质中的认知因素与学习成绩的关系 | 第41-42页 |
5.3.2 心理素质中的非认知因素与学业成绩的关系 | 第42-44页 |
第六章 教学建议与展望 | 第44-47页 |
6.1 教学建议 | 第44-45页 |
6.1.1 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,注重日常心理教育 | 第44页 |
6.1.2 加强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活动的实施和开展 | 第44页 |
6.1.3 家庭、学校共创良好的心理氛围,优化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 | 第44-45页 |
6.2 结论与展望 | 第45-47页 |
6.2.1 结论 | 第45-46页 |
6.2.2 展望 | 第46-47页 |
参考文献 | 第47-50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