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哲学、宗教论文--心理学论文--个性心理学(人格心理学)论文

农民工受教育年限对其创造力的影响

中文摘要第4-5页
Abstract第5页
1 引言第10-12页
2 文献综述第12-19页
    2.1 员工创造力第12-14页
        2.1.1 员工创造力的概念第12页
        2.1.2 创造力的研究现状第12-14页
        2.1.3 农民工创造力的研究现状第14页
    2.2 知识整合第14-15页
        2.2.1 知识整合能力的概念第14-15页
        2.2.2 知识整合能力的影响因素第15页
    2.3 创造性人格第15-17页
        2.3.1 创造性人格的概念第15-16页
        2.3.2 创造性人格的测量第16页
        2.3.3 创造性人格的实证研究第16-17页
    2.4 受教育年限第17-19页
3 问题提出和假设第19-23页
    3.1 已有研究的不足第19-20页
    3.2 理论背景——创造力信息加工理论第20页
    3.3 受教育年限对创造力的影响第20-21页
    3.4 知识整合能力对教育年限和创造力关系的中介作用第21页
    3.5 创造性人格对知识整合能力与创造力关系的调节作用第21-22页
    3.6 本研究的预期理论贡献第22-23页
4 研究方法第23-25页
    4.1 被试第23页
    4.2 工具第23-24页
        4.2.1 员工创造力问卷第23页
        4.2.2 知识整合能力问卷第23-24页
        4.2.3 创新性人格问卷第24页
        4.2.4 控制变量第24页
    4.3 程序第24-25页
5 研究结果第25-30页
    5.1 共同方法偏差检验第25-26页
    5.2 各变量描述性统计第26页
    5.3 研究假设检验第26-30页
        5.3.1 受教育年限与创造力关系检验第26-27页
        5.3.2 知识整合能力对教育年限和创造力关系的中介检验第27-28页
        5.3.3 创造性人格对知识整合能力和创造力关系的调节效应分析第28-29页
        5.3.4 有调节的中介作用检验第29-30页
6 讨论第30-35页
    6.1 所得结果讨论第30-31页
        6.1.1 受教育年限对员工创造力的影响第30页
        6.1.2 知识整合能力对受教育年限和创造力关系的中介作用第30-31页
        6.1.3 创造性人格对知识整合能力与创造力的调节作用第31页
    6.2 研究意义第31-33页
        6.2.1 理论意义第31-32页
        6.2.2 实践意义第32-33页
    6.3 研究不足与未来展望第33-35页
        6.3.1 研究不足第33页
        6.3.2 未来展望第33-35页
7 结论第35-36页
参考文献第36-43页
附录 农民工创造力调查问卷第43-45页
致谢第45-47页

论文共47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构建和谐社会背景下的敦化市信访工作研究
下一篇:青海藏族初中学学业成绩与心理素质的生态化分析