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5-7页 |
Abstract | 第7-9页 |
0 引言 | 第12-25页 |
0.1 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| 第12-14页 |
0.1.1 选题背景 | 第12-13页 |
0.1.2 研究意义 | 第13-14页 |
0.2 国内外研究现状 | 第14-21页 |
0.2.1 国外研究现状 | 第14-16页 |
0.2.2 国内研究现状 | 第16-21页 |
0.3 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 | 第21-23页 |
0.3.1 研究内容 | 第21-22页 |
0.3.2 研究方法 | 第22-23页 |
0.4 主要创新点 | 第23-25页 |
1 商业银行盈利模式转型的理论基础 | 第25-35页 |
1.1 商业银行经营管理理论 | 第25-27页 |
1.1.1 商业银行传统的经营管理理论 | 第25-26页 |
1.1.2 资产负债表外管理理论 | 第26-27页 |
1.2 商业银行盈利模式转型动因理论 | 第27-28页 |
1.2.1 金融创新理论 | 第27页 |
1.2.2 多元化理论 | 第27-28页 |
1.2.3 范围经济理论 | 第28页 |
1.3 商业银行盈利模式的释义及量化指标 | 第28-31页 |
1.3.1 商业银行盈利模式及收益水平的释义 | 第28页 |
1.3.2 商业银行盈利模式的类型 | 第28-29页 |
1.3.3 商业银行盈利模式的具体量化指标 | 第29-31页 |
1.4 面板数据模型及检验方法 | 第31-35页 |
1.4.1 面板数据模型的分类 | 第31-32页 |
1.4.2 面板单位根检验 | 第32-33页 |
1.4.3 面板数据模型选择的检验方法 | 第33-35页 |
2 我国利率市场化对商业银行盈利模式的影响 | 第35-42页 |
2.1 我国利率市场化改革 | 第35-39页 |
2.1.1 利率市场化的概念及意义 | 第35页 |
2.1.2 我国利率市场化改革进程 | 第35-37页 |
2.1.3 利率市场化对我国商业银行的影响 | 第37-39页 |
2.2 利率市场化对我国商业银行盈利模式影响的传导机制 | 第39-42页 |
3 中外商业银行盈利模式的比较 | 第42-54页 |
3.1 美国商业银行盈利模式分析 | 第42-47页 |
3.1.1 非利息收入占比现状及变化趋势 | 第42-44页 |
3.1.2 非利息收入构成情况 | 第44-47页 |
3.2 我国商业银行盈利模式分析 | 第47-53页 |
3.2.1 非利息收入占比现状及变化趋势 | 第48-50页 |
3.2.2 非利息收入构成情况 | 第50-53页 |
3.3 美国商业银行盈利模式转型对我国的启示 | 第53-54页 |
4 我国上市银行盈利模式转型的收益评价 | 第54-68页 |
4.1 研究设计 | 第54-56页 |
4.1.1 样本的选择 | 第54页 |
4.1.2 变量的选择与定义 | 第54-56页 |
4.2 模型的构建 | 第56-61页 |
4.2.1 基本模型 | 第56页 |
4.2.2 面板平稳性检验 | 第56-58页 |
4.2.3 模型设定检验 | 第58-61页 |
4.3 实证检验 | 第61-66页 |
4.3.1 样本的描述性统计 | 第61-63页 |
4.3.2 模型的回归结果 | 第63-64页 |
4.3.3 回归结果分析 | 第64-66页 |
4.4 实证结果的解释与分析 | 第66-68页 |
5 研究结论、建议与展望 | 第68-72页 |
5.1 研究结论 | 第68-69页 |
5.2 对策建议 | 第69-70页 |
5.3 研究不足与展望 | 第70-72页 |
参考文献 | 第72-75页 |
致谢 | 第75-76页 |
个人简历 | 第76页 |
发表的学术论文 | 第76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