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2-3页 |
Abstract | 第3页 |
1 绪论 | 第6-10页 |
1.1 研究动机 | 第6页 |
1.2 研究目的 | 第6页 |
1.3 研究意义 | 第6-7页 |
1.3.1 正本清源“气功”内容 | 第6页 |
1.3.2 丰富气功养生学理论 | 第6页 |
1.3.3 弘扬中国民族传统养生学 | 第6-7页 |
1.4 研究内容 | 第7页 |
1.5 研究现状 | 第7-10页 |
2 研究方法与研究思路 | 第10-12页 |
2.1 研究方法 | 第10-11页 |
2.1.1 文献分析法 | 第10页 |
2.1.2 逻辑分析法 | 第10页 |
2.1.3 专家面谈法 | 第10-11页 |
2.2 研究思路 | 第11-12页 |
3 气功功法内容研究 | 第12-49页 |
3.1 以调身为主要手段的气功功法内容 | 第12-25页 |
3.1.1 导引 | 第14-22页 |
3.1.2 按摩拍打 | 第22-24页 |
3.1.3 调身类气功功法内容小结 | 第24-25页 |
3.2 以调息为主要手段的气功功法内容 | 第25-33页 |
3.2.1 吐纳 | 第26-30页 |
3.2.2 仿生吐纳 | 第30-31页 |
3.2.3 六字气诀 | 第31-32页 |
3.2.4 调息类气功功法内容小结 | 第32-33页 |
3.3 以调心为主要手段的气功功法内容 | 第33-43页 |
3.3.1 意识放空——无念 | 第34-36页 |
3.3.2 诱导入静——以一念代万念 | 第36-42页 |
3.3.3 调心类气功功法内容小结 | 第42-43页 |
3.4 其他气功功法内容 | 第43-49页 |
3.4.1 咽津液(胎食) | 第43页 |
3.4.2 布气 | 第43-44页 |
3.4.3 内丹术(大小周天、和车搬运、斩赤龙) | 第44-46页 |
3.4.4 房中术 | 第46-47页 |
3.4.5 辟谷(休粮、断谷、却谷、绝谷、辟谷食气) | 第47-48页 |
3.4.6 硬气功 | 第48页 |
3.4.7 小结 | 第48-49页 |
4 “气功”相关用词及概念探讨 | 第49-56页 |
4.1 “气功”相关用词之探讨 | 第49-51页 |
4.2 “气功”相关概念之探讨 | 第51-56页 |
4.2.1 “气”与“功”概念探讨 | 第51-53页 |
4.2.2 “气功”的概念确立 | 第53-56页 |
5 结论 | 第56-58页 |
6 参考文献 | 第58-61页 |
7 致谢 | 第61-62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