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文化、科学、教育、体育论文--中等教育论文--各科教学法、教学参考书论文--数学论文

高中数学导学案的编写现状调查与改进策略研究

摘要第4-5页
abstract第5-6页
1 绪论第10-16页
    1.1 研究背景第10-11页
    1.2 研究问题第11页
    1.3 研究过程与方法第11-13页
        1.3.1 研究目的第11-12页
        1.3.2 研究过程第12页
        1.3.3 研究方法第12-13页
        1.3.4 研究对象第13页
        1.3.5 研究工具第13页
    1.4 研究意义第13-14页
        1.4.1 理论意义第13-14页
        1.4.2 实践意义第14页
    1.5 理论研究基础第14-16页
        1.5.1 先行组织者策略第14页
        1.5.2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第14-15页
        1.5.3 最近发展区理论第15-16页
2 文献综述第16-19页
    2.1 国外文献研究第16-17页
    2.2 国内文献研究第17-19页
3 相关概念界定研究第19-24页
    3.1 导学案概念的界定第19-20页
    3.2 导学案教学模式概念的界定第20页
    3.3 高中数学导学案的构成研究第20-24页
        3.3.1 学习目标第22页
        3.3.2 学习重点和难点第22页
        3.3.3 学习过程第22页
        3.3.4 自主检测第22-23页
        3.3.5 学习小结第23-24页
4 高中数学导学案编写现状的调查第24-41页
    4.1 学习目标的研究分析第24-27页
        4.1.1 学习目标与教学目标混淆第25页
        4.1.2 学习目标不明确第25-27页
    4.2 学习重点和难点的研究分析第27-29页
        4.2.1 学习重点和难点界定不清第27-28页
        4.2.2 学习重点和难点知识窄化第28页
        4.2.3 学习重点和难点脱离学情第28-29页
    4.3 学习过程的研究分析第29-34页
        4.3.1 导学问题驱动性不强第29-30页
        4.3.2 学习过程严重习题化第30-32页
        4.3.3 导学问题阶梯设计不合理第32-34页
    4.4 自主检测的研究分析第34-37页
        4.4.1 自主检测题量大第34-35页
        4.4.2 自主检测题目难第35-36页
        4.4.3 自主检测目标不明确第36-37页
    4.5 学习小结的研究分析第37-41页
        4.5.1 学习小结形式化第38-39页
        4.5.2 学习小结缺少评价性第39页
        4.5.3 学习小结没有延展性第39-41页
5 高中数学导学案的编写策略第41-52页
    5.1 学习目标的编写策略第41-42页
    5.2 学习重点和难点的编写策略第42页
    5.3 学习过程的编写策略第42-44页
    5.4 自主检测的编写策略第44页
    5.5 学习小结的编写策略第44-45页
    5.6 高中数学导学案设计案例第45-52页
        5.6.1 《平面向量基本定理》设计案例第45-47页
        5.6.2 《对数与对数运算2》设计案例第47-49页
        5.6.3 《正切函数的性质与图象》设计案例第49-52页
6 研究结论与反思第52-54页
    6.1 研究结论第52-53页
    6.2 研究反思第53-54页
参考文献第54-56页
附录第56-69页
    附录一 教师访问提纲第56-57页
    附录二 《方程的根与函数的零点》导学案案例第57-59页
    附录三 《用二分法求方程的近似解》导学案案例第59-61页
    附录四 《平面向量的实际背景及基本概念》导学案案例第61-63页
    附录五 《平面向量基本定理》导学案案例第63-65页
    附录六 《任意角》导学案案例第65-67页
    附录七 《二倍角的正弦、余弦、正切公式》导学案案例第67-69页
后记第69页

论文共69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“产出导向法”在高中英语阅读教学中的应用研究
下一篇:初中低年级语文阅读教学设计的问题及对策