西北师范大学研究生学位论文作者信息 | 第6-9页 |
中文摘要 | 第9-10页 |
ABSTRACT | 第10页 |
1 导论 | 第11-22页 |
1.1 研究背景与意义 | 第11-14页 |
1.2 研究综述 | 第14-18页 |
1.3 研究思路和方法 | 第18页 |
1.4 研究可能的创新点和难点 | 第18-19页 |
1.5 相关理论基础 | 第19-22页 |
2 高等院校负责人经济责任审计与绩效评价 | 第22-31页 |
2.1 高等院校负责人经济责任审计 | 第22-24页 |
2.1.1 经济责任与经济责任审计 | 第22-23页 |
2.1.2 高等院校负责人经济责任审计 | 第23-24页 |
2.2 高等院校负责人经济责任审计现状 | 第24-26页 |
2.2.1 高校经济责任制度设计存在缺陷 | 第24-25页 |
2.2.2 高校内部审计监督作用有限 | 第25页 |
2.2.3 高校经济责任审计对象复杂 | 第25-26页 |
2.3 高等院校负责人经济责任审计中绩效评价存在的问题 | 第26-31页 |
2.3.1 经济责任审计与绩效评价的关系 | 第26页 |
2.3.2 高等院校负责人经济责任审计与绩效评价 | 第26-28页 |
2.3.3 高等院校负责人经济责任审计过程中绩效评价存在的问题 | 第28-31页 |
3 构建高等院校负责人经济责任审计绩效评价指标体系 | 第31-42页 |
3.1 国外高等院校绩效评价体系对我国高校绩效审计的启示 | 第31-34页 |
3.1.1 国外高等院校绩效评价指标体系 | 第31-32页 |
3.1.2 国外绩效评价方法对我国高校绩效审计的启示 | 第32-34页 |
3.2 经济责任审计绩效评价指标体系设置原则 | 第34-35页 |
3.2.1 便于执行、易于理解原则 | 第34页 |
3.2.2 定量指标与定性指标相结合原则 | 第34-35页 |
3.2.3 指标设置突出重点原则 | 第35页 |
3.3 高等院校负责人经济责任审计绩效评价指标选取 | 第35-37页 |
3.3.1 运用平衡记分卡原理选取指标 | 第35页 |
3.3.2 绩效评价财务指标的选取 | 第35-36页 |
3.3.3 绩效评价非财务指标的选取 | 第36-37页 |
3.4 运用模糊层次分析法构建评价模型 | 第37-42页 |
4 某高等院校负责人经济责任审计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的应用 | 第42-48页 |
4.1 案例背景资料 | 第42-43页 |
4.2 运用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对案例进行分析 | 第43-46页 |
4.2.1 高等院校绩效评价指标的选取 | 第43-44页 |
4.2.2 高等院校负责人综合绩效评价 | 第44-46页 |
4.3 结果分析 | 第46-48页 |
5 高等院校负责人经济责任审计与绩效评价完善措施 | 第48-50页 |
5.1 建立高等院校负责人经济责任问责制 | 第48页 |
5.2 完善高校负责人受托经济责任信息系统 | 第48-49页 |
5.3 加强高校负责人经济责任审计质量监督 | 第49-50页 |
6 结束语 | 第50-51页 |
中外文参考文献 | 第51-54页 |
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学位论文和参与的科研项目 | 第54-55页 |
致谢 | 第55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