东周时期楚国法律研究
内容摘要 | 第6-7页 |
Abstract | 第7页 |
绪论 | 第10-26页 |
一、选题意义 | 第10-11页 |
二、研究现状 | 第11-23页 |
三、研究计划 | 第23-26页 |
第一章 楚国的法律创制 | 第26-65页 |
第一节 春秋时期的法律创制 | 第26-50页 |
一、武、文时期的法律创制 | 第26-38页 |
二、成、庄时期的引礼入法 | 第38-48页 |
三、春秋中晚期的法典编撰 | 第48-50页 |
第二节 战国时期的法律变革 | 第50-56页 |
一、悼王时期的法律变革 | 第50-53页 |
二、怀王时期的法制建设 | 第53-56页 |
第三节 楚国法律的主要形式 | 第56-65页 |
第二章 楚国法律的主要内容 | 第65-167页 |
第一节 刑事法律 | 第65-105页 |
一、基本原则 | 第65-71页 |
二、主要罪名 | 第71-93页 |
三、刑罚种类 | 第93-105页 |
第二节 民事法律 | 第105-146页 |
一、民事主体和客体 | 第106-119页 |
二、所有权 | 第119-132页 |
三、债权 | 第132-143页 |
四、继承 | 第143-146页 |
第三节 婚姻制度 | 第146-167页 |
一、婚姻的成立 | 第147-161页 |
二、婚姻的终止 | 第161-167页 |
第三章 楚国的司法制度 | 第167-187页 |
第一节 司法机关 | 第167-179页 |
一、中央司法机关 | 第167-176页 |
二、地方司法机关 | 第176-179页 |
第二节 诉讼制度 | 第179-187页 |
一、起诉与受理 | 第179-183页 |
二、主管和管辖 | 第183-184页 |
三、审级制度和证据制度 | 第184-187页 |
第四章 楚、秦法律之比较 | 第187-217页 |
第一节 楚、秦法律创制之比较 | 第187-198页 |
一、秦的法律创制 | 第187-196页 |
二、楚、秦法律创制综议 | 第196-198页 |
第二节 楚、秦法律形式之比较 | 第198-201页 |
第三节 楚、秦刑事法律之比较 | 第201-217页 |
一、罪名之比较 | 第202-205页 |
二、刑名之比较 | 第205-213页 |
三、定罪量刑原则之比较 | 第213-217页 |
第五章 楚国法律的主要特点及影响 | 第217-240页 |
第一节 楚国法律的主要特点 | 第217-227页 |
一、法自君出,权尊于法 | 第217-220页 |
二、法令森严,刑无等级 | 第220-221页 |
三、礼法并用,明德慎刑 | 第221-224页 |
四、约法省禁以安民,严刑峻罚以治官 | 第224-227页 |
第二节 楚国法律对楚国社会的影响 | 第227-240页 |
一、对楚国政治的影响 | 第227-228页 |
二、对楚国经济的影响 | 第228-233页 |
三、对楚国文化的影响 | 第233-240页 |
结语 | 第240-242页 |
参考文献 | 第242-249页 |
攻博期间科研成果 | 第249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