| 致谢 | 第1-6页 |
| 中文摘要 | 第6-7页 |
| ABSTRACT | 第7-8页 |
| 目录 | 第8-10页 |
| 1 绪论 | 第10-16页 |
| ·研究背景 | 第10-11页 |
| ·国内外研究现状 | 第11-13页 |
| ·研究目的和意义 | 第13-14页 |
| ·研究内容 | 第14-16页 |
| 2 乘客出行选择影响因素 | 第16-24页 |
| ·成网条件下城市轨道交通特征 | 第16-20页 |
| ·城市轨道交通成网的基本条件 | 第16页 |
| ·“一票制”换乘模式 | 第16-17页 |
| ·网络结构 | 第17-19页 |
| ·轨道交通网络运营特点 | 第19-20页 |
| ·路径选择影响因素 | 第20-23页 |
| ·旅行时间因素 | 第20页 |
| ·服务质量因素 | 第20-22页 |
| ·其他影响因素 | 第22-23页 |
| ·本章小结 | 第23-24页 |
| 3 乘客综合出行阻抗 | 第24-32页 |
| ·乘客分类 | 第24-25页 |
| ·熟悉型乘客综合出行阻抗 | 第25-29页 |
| ·列车运行时间 | 第25页 |
| ·换乘时间 | 第25-26页 |
| ·拥挤程度 | 第26-27页 |
| ·留乘问题 | 第27-28页 |
| ·其他时间 | 第28页 |
| ·综合阻抗 | 第28-29页 |
| ·陌生型乘客综合出行阻抗 | 第29页 |
| ·问卷调查 | 第29-30页 |
| ·本章小结 | 第30-32页 |
| 4 乘客出行有效路径筛选 | 第32-49页 |
| ·城市轨道交通网络描述 | 第32-33页 |
| ·图论的定义与术语 | 第32页 |
| ·轨道交通路网图的建立 | 第32-33页 |
| ·K条可行路径搜索算法 | 第33-43页 |
| ·Dijkstra算法 | 第33-34页 |
| ·K(≤3)条渐短路径搜索算法 | 第34-35页 |
| ·删除算法(Deletion Algorithm) | 第35-39页 |
| ·双向搜索算法 | 第39-43页 |
| ·路径有效性判断 | 第43-46页 |
| ·综合出行阻抗筛选 | 第43-44页 |
| ·路径可达性判断 | 第44-46页 |
| ·可行路径搜索系统 | 第46-48页 |
| ·本章小结 | 第48-49页 |
| 5 客流分配 | 第49-57页 |
| ·特殊客流分配 | 第49-50页 |
| ·客流非均衡分布模型 | 第50-51页 |
| ·全有全无分布 | 第50页 |
| ·阻抗可变单路径分布 | 第50-51页 |
| ·阻抗为常量的多路径分布 | 第51页 |
| ·阻抗可变多路径分布 | 第51页 |
| ·阻抗分层的多路径客流分布模型 | 第51-55页 |
| ·模型概述 | 第51-52页 |
| ·基于出行阻抗的客流分配比例计算 | 第52-54页 |
| ·基于影响因素的客流分配比例修正 | 第54-55页 |
| ·对于计算结果的检验 | 第55-56页 |
| ·本章小结 | 第56-57页 |
| 6 实例计算与分析 | 第57-69页 |
| ·北京城市轨道交通网分析 | 第57-59页 |
| ·北京轨道交通网概况 | 第57-58页 |
| ·轨道交通网简化 | 第58-59页 |
| ·基础数据 | 第59-62页 |
| ·实例计算 | 第62-68页 |
| ·长途OD计算 | 第63-64页 |
| ·中途OD计算 | 第64-66页 |
| ·短途OD计算 | 第66-68页 |
| ·本章小结 | 第68-69页 |
| 7 结论与展望 | 第69-71页 |
| ·研究结论 | 第69页 |
| ·研究展望 | 第69-71页 |
| 参考文献 | 第71-73页 |
| 附录A | 第73-74页 |
| 附录B | 第74-76页 |
| 附录C | 第76-78页 |
| 作者简历 | 第78-80页 |
| 学位论文数据集 | 第80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