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5-6页 |
Abstract | 第6-7页 |
第1章 绪论 | 第13-20页 |
1.1 研究背景及意义 | 第13-14页 |
1.1.1 选题背景 | 第13-14页 |
1.1.2 研究意义 | 第14页 |
1.2 文献综述 | 第14-18页 |
1.2.1 学习支持服务系统理论探索 | 第15-16页 |
1.2.2 学习支持服务系统要素研究 | 第16-17页 |
1.2.3 学习支持服务系统优化研究 | 第17-18页 |
1.3 研究思路与方法 | 第18-20页 |
1.3.1 研究思路 | 第18-19页 |
1.3.2 研究方法 | 第19-20页 |
第2章 高校网络课程学习支持服务系统的内涵与理论基础界说 | 第20-27页 |
2.1 网络课程 | 第20-21页 |
2.2 学习支持服务系统的内涵及构成要素 | 第21-24页 |
2.2.1 学习支持服务的内涵 | 第21-22页 |
2.2.2 学习支持服务系统的构成 | 第22-24页 |
2.3 高校网络课程学习支持服务系统之理论基础 | 第24-27页 |
2.3.1 联通主义学习理论 | 第24-25页 |
2.3.2 自主学习理论 | 第25-26页 |
2.3.3 后现代主义课程观 | 第26-27页 |
第3章 高校网络课程学习支持服务系统现状及存在的主要问题 | 第27-54页 |
3.1 高校网络课程学习支持服务系统要素分析 | 第28-49页 |
3.1.1 信息支持 | 第28-31页 |
3.1.2 人员支持 | 第31-35页 |
3.1.3 资源支持 | 第35-38页 |
3.1.4 设施与学习环境支持 | 第38-41页 |
3.1.5 学习管理支持 | 第41-49页 |
3.2 高校网络课程学习支持服务系统存在的主要问题 | 第49-54页 |
3.2.1 信息更新不足与低扩散度 | 第49-50页 |
3.2.2 人员持续支持缺失 | 第50页 |
3.2.3 学习资源繁杂与低质 | 第50页 |
3.2.4 设施与学习环境支持力度有限 | 第50-52页 |
3.2.5 学习管理支持缺陷 | 第52-54页 |
第4章 高校网络课程学习支持服务系统优化策略 | 第54-64页 |
4.1 以人为本构建良好自主学习环境 | 第54-58页 |
4.1.1 学习视频人本化设计 | 第54-55页 |
4.1.2 以个性与情感融入支持服务 | 第55-56页 |
4.1.3 凸显持续关注与人员支持 | 第56-58页 |
4.2 搭建社交式交互支持学习路径 | 第58-60页 |
4.2.1 注重并实现督学交互 | 第58-59页 |
4.2.2 实时推新教学互动支持工具 | 第59-60页 |
4.2.3 尝试外部联盟提供学习支持 | 第60页 |
4.3 提供虚拟与现实融合的学习体验 | 第60-64页 |
4.3.1 高校网络课程与图书馆无缝融合 | 第61页 |
4.3.2 线上学习与定期线下交流测试翻转 | 第61-62页 |
4.3.3 推行权威学分认可与学位认证支持服务 | 第62-64页 |
第5章 总结与展望 | 第64-66页 |
5.1 研究总结 | 第64页 |
5.2 研究展望 | 第64-66页 |
参考文献 | 第66-70页 |
致谢 | 第70-71页 |
附录A 攻读学位期间所发表的学术论文 | 第71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