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工业技术论文--自动化技术、计算机技术论文--自动化技术及设备论文--机器人技术论文--机器人论文

抛光机器人的轨迹规划研究

摘要第5-6页
Abstract第6-7页
第1章 绪论第12-18页
    1.1 选题的意义第12页
    1.2 研究背景及研究现状第12-16页
        1.2.1 国内外自由曲面抛光研究现状第12-14页
        1.2.2 工业机器人的发展现状及趋势第14-16页
    1.3 本文主要研究对象和内容第16-18页
第2章 工艺分析第18-25页
    2.1 机械(抛光轮)抛光过程与原理第18页
    2.2 工艺分析与设计第18-24页
        2.2.1 抛光轮材料第19-20页
        2.2.2 抛光轮结构形式第20页
        2.2.3 抛光剂第20-21页
        2.2.4 加工工段划分第21-22页
        2.2.5 抛光工艺参数规划第22-24页
    2.3 本章小结第24-25页
第3章 抛光机器人运动学研究第25-35页
    3.1 引言第25页
    3.2 机器人的位姿矩阵表示第25-27页
        3.2.1 位置描述第25-26页
        3.2.2 姿态描述第26页
        3.2.3 刚体位姿的描述第26-27页
    3.3 空间齐次变换矩阵第27-28页
        3.3.1 平移齐次坐标变换第27页
        3.3.2 旋转齐次坐标变换第27-28页
    3.4 机器人运动方程的D-H表示法第28-30页
        3.4.1 D-H表示法第28-29页
        3.4.2 D-H表示法的齐次坐标变换矩阵推导第29-30页
    3.5 抛光机器人运动学模型的建立第30-34页
        3.5.1 PUMA560工业机器人简介第30-32页
        3.5.2 运动模型的建立第32-34页
    3.6 本章小结第34-35页
第4章 逆运动方程的建立第35-40页
    4.1 运动学逆问题可行性分析第35-36页
    4.2 逆向运动方程的建立第36-39页
    4.3 本章小结第39-40页
第5章 机器人轨迹规划及MATLAB仿真第40-61页
    5.1 轨迹规划概述第40页
    5.2 运动轨迹规划的一般性问题第40-42页
        5.2.1 机器人作业方式第41-42页
        5.2.2 机器人控制方式第42页
    5.3 轨迹规划的基本原理第42-46页
        5.3.1 路径与轨迹第42页
        5.3.2 基本原理第42-45页
        5.3.3 轨迹规划方式第45-46页
    5.4 关节空间的轨迹规划方法第46-55页
        5.4.1 三次多项式插值的轨迹规划方法第46-49页
        5.4.2 五次多项式插值的轨迹规划方法第49-52页
        5.4.3 抛物线过渡的线性运动轨迹规划第52-55页
    5.5 笛卡尔空间轨迹规划第55-57页
        5.5.1 直线轨迹插补方法第55-56页
        5.5.2 圆弧轨迹插补方法第56-57页
    5.6 加工路径的抛物线轨迹规划第57-60页
        5.6.1 逆运算求关节角第57-59页
        5.6.2 抛物线轨迹规划第59-60页
    5.7 本章小结第60-61页
第6章 关节空间的轨迹规划仿真第61-72页
    6.1 概述第61-62页
        6.1.1 机器人仿真技术第61-62页
        6.1.2 ADAMS软件简介第62页
    6.2 实体模型的建立与导入第62-63页
    6.3 添加关节转角范围传感器及驱动函数第63-65页
        6.3.1 添加关节转角传感器第63-65页
        6.3.2 添加关节驱动函数第65页
    6.4 模型调试和仿真分析控制参数的设置第65-66页
    6.5 抛光机器人仿真过程中运动参数的测量第66-70页
        6.5.1 各个关节角位移的测量第66-68页
        6.5.2 各个关节角速度的测量第68-69页
        6.5.3 各个关节角加速度的测量第69-70页
    6.6 抛光机器人仿真动画第70-71页
    6.7 本章小结第71-72页
第7章 基于Adams Spline的轨迹规划仿真第72-83页
    7.1 A面抛光过程轨迹规划第72-78页
        7.1.1 抛光参数分析第72-73页
        7.1.2 A面轨迹规划的Adams仿真第73-74页
        7.1.3 仿真结果第74-76页
        7.1.4 生成样条驱动函数第76-78页
    7.2 B面抛光过程轨迹规划第78-82页
        7.2.1 抛光参数分析第78-80页
        7.2.2 Adams仿真及结果第80-82页
    7.3 本章小结第82-83页
第8章 结论与展望第83-85页
参考文献第85-88页
致谢第88页

论文共88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树形多级互连网络的分析与优化
下一篇:自主导航搜救机器人关键技术研究