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4-5页 |
Abstract | 第5-6页 |
第1章 绪论 | 第9-17页 |
1.1 研究背景及意义 | 第9-11页 |
1.2 研究现状 | 第11-14页 |
1.2.1 跟驰模型的研究现状 | 第11-12页 |
1.2.2 换道模型的研究现状 | 第12-13页 |
1.2.3 交通仿真系统的研究现状 | 第13-14页 |
1.3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| 第14-17页 |
第2章 考虑驾驶风格和前车加速度信息的跟驰模型 | 第17-37页 |
2.1 引言 | 第17页 |
2.2 基于聚类算法的驾驶风格的划分 | 第17-24页 |
2.3 改进的全速度差跟驰模型 | 第24-25页 |
2.4 线性稳定性分析 | 第25-27页 |
2.5 启动和停止过程 | 第27-30页 |
2.5.1 启动过程对比仿真 | 第27-29页 |
2.5.2 停止过程对比仿真 | 第29-30页 |
2.6 数值仿真 | 第30-35页 |
2.7 本章小结 | 第35-37页 |
第3章 考虑驾驶风格的自由换道模型 | 第37-49页 |
3.1 引言 | 第37页 |
3.2 换道数据集 | 第37-38页 |
3.3 基于K-means划分驾驶风格 | 第38-40页 |
3.4 基于人工神经网络的自由换道模型 | 第40-43页 |
3.5 模型训练和验证 | 第43-46页 |
3.6 实验结果分析 | 第46-47页 |
3.7 本章小结 | 第47-49页 |
第4章 三维微观交通仿真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| 第49-73页 |
4.1 引言 | 第49-50页 |
4.2 基于SUMO软件的交通仿真 | 第50-53页 |
4.3 交通场景三维渲染相关技术 | 第53-54页 |
4.3.1 OpenSceneGraph三维渲染引擎技术 | 第53-54页 |
4.3.2 LOD细节层次技术 | 第54页 |
4.4 系统的总体设计 | 第54-58页 |
4.5 系统的模型导入 | 第58-60页 |
4.6 系统的交互控制 | 第60-61页 |
4.7 系统的主要功能模块 | 第61-62页 |
4.8 真实交通场景仿真系统设计 | 第62-70页 |
4.8.1 北京南站交通仿真 | 第62-69页 |
4.8.2 首都机场高速公路交通仿真 | 第69-70页 |
4.9 本章小结 | 第70-73页 |
结论 | 第73-75页 |
参考文献 | 第75-81页 |
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所取得的研究成果 | 第81-83页 |
致谢 | 第83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