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环境科学、安全科学论文--环境污染及其防治论文--大气污染及其防治论文--粒状污染物论文

杭州地区PM2.5的时空分布特征及影响因素研究

摘要第4-5页
ABSTRACT第5页
1 绪论第8-12页
    1.1 研究背景第8页
    1.2 国内外研究现状第8-10页
    1.3 本文研究的内容及意义第10-12页
        1.3.1 本文研究的内容和技术路线第10-11页
        1.3.2 本文研究的意义第11-12页
2 PM_(2.5) 理论基础及研究数据第12-18页
    2.1 PM_(2.5)第12-13页
        2.1.1 PM_(2.5) 的定义第12页
        2.1.2 PM_(2.5) 的来源第12-13页
        2.1.3 PM_(2.5) 的化学组成第13页
    2.2 PM_(2.5) 浓度的影响因素第13-15页
    2.3 土地利用回归模型第15-16页
        2.3.1 LUR模型预测NO_2浓度第15-16页
        2.3.2 LUR模型预测SO_2浓度第16页
    2.4 资料来源及研究过程第16-18页
        2.4.1 资料来源第16-17页
        2.4.2 数据处理与分析第17-18页
3 杭州地区PM_(2.5) 时空分布特征研究第18-35页
    3.1 杭州地区PM_(2.5) 总体状况第18-21页
    3.2 杭州地区PM_(2.5) 季节变化第21-24页
    3.3 杭州地区大气污染物浓度的日变化特征第24-26页
    3.4 杭州大气NO_2和O3浓度周变化特征第26-28页
    3.5 杭州地区 2014-2016 年冬季大气污染物浓度对比第28-29页
    3.6 杭州地区PM_(2.5) 空间分布特征第29-33页
    3.7 小结第33-35页
4 杭州地区PM_(2.5) 影响因素研究第35-45页
    4.1 影响PM_(2.5) 浓度的初始因素集第35-42页
        4.3.1 气象类影响因子第35-39页
        4.3.2 化学类影响因子第39-40页
        4.3.3 土地利用类因子第40-42页
    4.2 影响杭州地区PM_(2.5) 浓度关键因素确定及分析第42-44页
    4.3 小结第44-45页
5 总结与展望第45-47页
    5.1 总结第45-46页
    5.2 展望第46-47页
参考文献第47-52页
致谢第52页

论文共52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品种、生长期和贮藏温度对甘薯质地品质的影响
下一篇:伴矿景天与经济作物间作修复锌镉复合污染土壤及其产后处理技术