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工业技术论文--无线电电子学、电信技术论文--微电子学、集成电路(IC)论文--专用集成电路论文

基于石墨烯的微流控芯片制备及其对单细胞行为的研究

摘要第4-6页
Abstract第6-8页
第一章 绪论第12-37页
    1.1 研究背景第12-13页
    1.2 细胞阻抗传感器第13-19页
        1.2.1 细胞阻抗传感器的原理和方法第13-14页
        1.2.2 细胞阻抗传感器的研究进展第14-19页
    1.3 基于微流控芯片的细胞分离和捕获方法第19-24页
        1.3.1 机械操纵分离法第20-21页
        1.3.2 介电电泳操纵分离法第21页
        1.3.3 磁操纵分离法第21-22页
        1.3.4 微纳异质结构界面捕获分离法第22-24页
    1.4 石墨烯的概述第24-26页
        1.4.1 石墨烯结构与性能第24-25页
        1.4.2 石墨烯的制备第25-26页
    1.5 石墨烯微阵列电极的制备工艺第26-31页
        1.5.1 软光刻技术和转印技术相结合第26-27页
        1.5.2 光刻胶作为掩膜的反应离子刻蚀技术第27-28页
        1.5.3 激光直写刻蚀技术第28-29页
        1.5.4 微流道(MIMIC)成型技术第29-30页
        1.5.5 电雾化沉积技术第30页
        1.5.6 喷墨打印技术第30-31页
    1.6 石墨烯微阵列电极的应用第31-34页
        1.6.1 神经细胞电生理和神经影像的电极第31-32页
        1.6.2 三维气体传感器的电极第32-33页
        1.6.3 晶体管或者场效应晶体管电极第33页
        1.6.4 透明导电屏幕第33-34页
    1.7 本文的研究内容与意义第34-37页
第二章 基于二维/三维金电极的微流控芯片设计、制备及表征第37-54页
    2.1 引言第37页
    2.2 实验部分第37-47页
        2.2.1 基于二维金电极的微流控芯片设计与制备第37-40页
        2.2.2 基于三维金电极的微流控芯片设计第40-41页
        2.2.3 基于二维金电极的微流控芯片制备第41-46页
        2.2.4 基于三维金电极的微流控芯片制备第46-47页
    2.3 表征仪器设备第47-48页
    2.4 实验结果与讨论第48-52页
        2.4.1 基于二维金电极的微流控芯片的表征第48-51页
        2.4.2 基于三维金电极的微流控芯片的表征第51-52页
    2.5 本章小结第52-54页
第三章 基于三维石墨烯界面的微流控芯片设计、制备及表征第54-69页
    3.1 引言第54-55页
    3.2 实验部分第55-61页
        3.2.1 基于三维石墨烯界面的微流控芯片设计第55-56页
        3.2.2 基于三维石墨烯界面的微流控芯片的制备流程第56-61页
    3.3 实验结果与讨论第61-67页
        3.3.1 基于三维石墨烯的单细胞微流控芯片的形貌表征第61-64页
        3.3.2 基于三维石墨烯的单细胞微流控芯片的性能表征第64-66页
        3.3.3 基于三维石墨烯的微流控芯片对不同微量溶液的测定第66-67页
    3.4 本章小结第67-69页
第四章 不同微流控芯片上单细胞的捕获及电阻抗的测定和分析第69-91页
    4.1 引言第69-70页
    4.2 实验部分第70-74页
        4.2.1 实验试剂及表征仪器第70-71页
        4.2.2 仪器搭建、测试模型建立以及实验步骤第71-73页
        4.2.3 细胞的传代和培养第73-74页
    4.3 实验结果及讨论第74-89页
        4.3.1 微流控芯片实现单细胞/双细胞的捕获第74-77页
        4.3.2 基于石墨烯和金电极微芯片的空载电阻抗性能比较分析第77-78页
        4.3.3 基于石墨烯和金电极微流控芯片的细胞电阻抗性能比较分析第78-83页
        4.3.4 基于三维金和二维金微流控芯片的细胞电阻抗性能比较分析第83-88页
        4.3.5 三维石墨烯微流控芯片实时的监测单细胞生理过程第88-89页
    4.4 本章小结第89-91页
第五章 单细胞和电极相互作用的有限元计算和理论分析第91-97页
    5.1 引言第91-92页
    5.2 实验结果与讨论第92-95页
        5.2.1 石墨烯微流控芯片捕获区域流速和电流密度分布模拟第92-93页
        5.2.2 三维和二维金电极微流控芯片捕获区域电流密度分布模拟第93-94页
        5.2.3 细胞与金电极和石墨烯电极相互作用的等效电路模型第94-95页
    5.3 本章小结第95-97页
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第97-100页
    6.1 本文总结第97-98页
    6.2 展望第98-100页
参考文献第100-113页
致谢第113-114页
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主要研究成果第114页

论文共114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基于Sentaurus TCAD的AlGaN/GaN HEMT器件稳态及瞬态热模拟研究
下一篇:基于槽谐振特性的微波器件研究