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5-6页 |
ABSTRACT | 第6页 |
第1章 绪论 | 第9-15页 |
1.1 研究背景及意义 | 第9-10页 |
1.1.1 研究背景 | 第9-10页 |
1.1.2 研究意义 | 第10页 |
1.2 国内外研究综述 | 第10-13页 |
1.2.1 海上丝绸之路研究综述 | 第10-11页 |
1.2.2 网络抗毁性研究综述 | 第11-13页 |
1.3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| 第13-15页 |
1.3.1 研究内容 | 第13-14页 |
1.3.2 技术路线 | 第14-15页 |
第2章 相关理论概述 | 第15-22页 |
2.1 集装箱航线网络概述 | 第15-16页 |
2.1.1 集装箱航线网络定义 | 第15页 |
2.1.2 集装箱航线网络拓扑模型 | 第15-16页 |
2.2 复杂网络与网络抗毁性概述 | 第16-19页 |
2.2.1 复杂网络定义 | 第16-18页 |
2.2.2 网络抗毁性内涵 | 第18-19页 |
2.3 级联失效概述 | 第19-22页 |
2.3.1 级联失效内涵 | 第19页 |
2.3.2 级联失效模型 | 第19-22页 |
第3章 海上丝绸之路集装箱航线网络构建与抗毁性评价 | 第22-39页 |
3.1 海上丝绸之路集装箱运输发展现状 | 第22-29页 |
3.1.1 海上丝绸之路经贸发展水平 | 第22-23页 |
3.1.2 海上丝绸之路集装箱运输供需现状 | 第23-29页 |
3.2 海上丝绸之路集装箱航线网络构建 | 第29-36页 |
3.2.1 海上丝绸之路集装箱航线网络拓扑结构 | 第29-31页 |
3.2.2 海上丝绸之路集装箱航线网络分析 | 第31-36页 |
3.3 海上丝绸之路集装箱航线网络抗毁性评价 | 第36-39页 |
3.3.1 抗毁性评价标准 | 第36-37页 |
3.3.2 抗毁性评价过程及结果 | 第37-39页 |
第4章 集装箱航线网络级联失效建模与抗毁性研究设计 | 第39-51页 |
4.1 集装箱航线网络级联失效模型构建 | 第39-43页 |
4.1.1 集装箱航线网络级联失效过程描述 | 第39-41页 |
4.1.2 集装箱航线网络级联失效模型 | 第41-43页 |
4.2 集装箱航线网络级联失效抗毁性量化指标 | 第43-44页 |
4.3 集装箱航线网络级联失效抗毁性研究设计 | 第44-51页 |
4.3.1 失效方式对抗毁性影响的仿真设计 | 第44-46页 |
4.3.2 可调系数对抗毁性影响的仿真设计 | 第46-47页 |
4.3.3 负载重分配策略对抗毁性影响的仿真设计 | 第47-49页 |
4.3.4 增边对抗毁性影响的仿真设计 | 第49-51页 |
第5章 海上丝绸之路集装箱航线网络抗毁性研究与增强措施 | 第51-62页 |
5.1 海上丝绸之路港口初始负载确定 | 第51-52页 |
5.2 海上丝绸之路集装箱航线网络抗毁性研究 | 第52-58页 |
5.2.1 失效方式对抗毁性的影响 | 第52-54页 |
5.2.2 可调系数对抗毁性的影响 | 第54-55页 |
5.2.3 负载重分配策略对抗毁性的影响 | 第55-56页 |
5.2.4 增边对抗毁性的影响 | 第56-58页 |
5.3 海上丝绸之路集装箱航线网络抗毁性增强措施 | 第58-62页 |
5.3.1 预防措施 | 第58-60页 |
5.3.2 补救措施 | 第60-62页 |
第6章 结论与展望 | 第62-64页 |
6.1 主要研究结论 | 第62-63页 |
6.2 不足与展望 | 第63-64页 |
参考文献 | 第64-69页 |
附录 MATLAB代码 | 第69-73页 |
致谢 | 第73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