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生物科学论文--植物学论文--植物细胞遗传学论文--植物基因工程论文

转ZmHAK1基因拟南芥吸收转运钾离子的研究及RNA干扰载体的构建

中文摘要第4-6页
Abstract第6-7页
英文缩写词表第12-13页
第1章 文献综述第13-23页
    1.1 钾资源状况第13-15页
        1.1.1 土壤供钾状况第13-14页
        1.1.2 钾肥资源状况第14-15页
    1.2 植物钾营养性状改良第15-21页
        1.2.1 植物钾效率的遗传基础第15-16页
        1.2.2 植物钾效率的分子基础第16-19页
        1.2.3 植物钾营养性状的改良第19页
        1.2.4 植物遗传转化方法概述第19-21页
    1.3 RNA干扰技术第21页
    1.4 研究目的与意义第21-23页
第2章 ZmHAK1转化拟南芥突变体第23-31页
    2.1 材料与方法第23-27页
        2.1.1 试验材料与试剂第23-24页
        2.1.2 植物材料的培养及处理第24页
        2.1.3 pCambia1301- ZmHAK1转化菌种的验证第24-25页
        2.1.4 蘸花侵染法转化拟南芥突变体第25-26页
        2.1.5 转基因拟南芥的筛选第26页
        2.1.6 转基因拟南芥DNA的PCR验证第26-27页
    2.2 结果与分析第27-30页
        2.2.1 pCambia1301-ZmHAK1转化菌种的验证第27页
        2.2.2 阳性转化子的筛选第27-28页
        2.2.3 T1代阳性转化子DNA的PCR鉴定第28-29页
        2.2.4 转基因拟南芥的稳定性检测第29-30页
    2.3 讨论第30-31页
第3章 ZmHAK1在转基因拟南芥中的表达分析第31-39页
    3.1 材料与方法第31-34页
        3.1.1 植物材料及处理第31页
        3.1.2 转基因拟南芥总RNA提取第31-32页
        3.1.3 反转录合成cDNA第32-33页
        3.1.4 qRT-PCR定量分析第33-34页
    3.2 结果与分析第34-37页
        3.2.1 转基因拟南芥提取的总RNA第34页
        3.2.2 ZmHAK1基因在转基因拟南芥中组织特异性表达分析第34-35页
        3.2.3 ZmHAK1基因低钾胁迫诱导表达分析第35-37页
    3.3 讨论第37-39页
第4章 转ZmHAK1基因拟南芥钾效率探索第39-53页
    4.1 材料与方法第39-45页
        4.1.1 植物材料第39页
        4.1.2 钾吸收动力学研究第39-40页
        4.1.3 钾含量测定第40-41页
        4.1.4 生理指标测定第41-45页
    4.2 结果与分析第45-51页
        4.2.1 钾吸收动力学特性分析第45-47页
        4.2.2 钾利用机制研究第47-51页
    4.3 讨论第51-53页
第5章 转ZmHAK1基因拟南芥表型分析第53-57页
    5.1 材料与方法第53-54页
        5.1.1 材料处理第53-54页
        5.1.2 试验方法第54页
    5.2 结果与分析第54-56页
        5.2.1 拟南芥花期第54-55页
        5.2.2 根伸长量第55页
        5.2.3 成熟期性状第55-56页
    5.3 讨论第56-57页
第6章 pRNAi- ZmHAK1表达载体的构建第57-71页
    6.1 材料与方法第57-65页
        6.1.1 试验材料第57-58页
        6.1.2 正、反向片段的获得第58-63页
        6.1.3 正向片段插入中间载体pSK-int第63-64页
        6.1.4 反向片段插入重组质粒pSK-int-ZmZ第64页
        6.1.5 RNAi表达载体的构建第64-65页
    6.2 结果与分析第65-69页
        6.2.1 重组质粒T-ZmGRZ、T-ZmGRF的验证第65-66页
        6.2.2 正向片段插入到中间载体pSK-int第66-67页
        6.2.3 反向片段插入到重组质粒pSK-int-ZmZ第67-68页
        6.2.4 反向重复序列插入到表达载体第68-69页
    6.3 讨论第69-71页
研究结论第71-72页
参考文献第72-80页
作者简介第80-81页
致谢第81页

论文共81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益生菌胞外多糖分离与生物学活性研究
下一篇:玉米抗冷相关基因ZmMAPKKK的功能分析和遗传转化