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工业技术论文--自动化技术、计算机技术论文--计算技术、计算机技术论文--计算机的应用论文--信息处理(信息加工)论文--模式识别与装置论文

结构光实时三维建模算法研究

摘要第5-6页
ABSTRACT第6-7页
第一章 绪论第10-16页
    1.1 研究背景及意义第10页
    1.2 三维重建技术分类及研究现状第10-13页
        1.2.1 三维重建技术分类第11页
        1.2.2 光学重建方法的研究现状第11-13页
    1.3 论文主要工作与创新点第13-14页
        1.3.1 主要工作第13-14页
        1.3.2 创新点第14页
    1.4 本论文的结构安排第14-16页
第二章 系统标定和图像预处理第16-36页
    2.1 相机模型第16-22页
        2.1.1 旋转平移变换第17-18页
        2.1.2 透镜成像第18-19页
        2.1.3 畸变校正后的非线性相机模型第19-21页
        2.1.4 数字化图像第21-22页
    2.2 相机标定第22-24页
    2.3 辅助相机定位手持重建装置第24-34页
        2.3.1 标定物参照物的识别第25-31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2.3.1.1 Harris算法第26-28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2.3.1.2 角点筛选与坐标优化第28-31页
        2.3.2 坐标系变换第31-34页
    2.4 图像预处理第34页
    2.5 本章小结第34-36页
第三章 实时结构光三维重建技术第36-59页
    3.1 结构光实现重构的原理第36-39页
    3.2 结构光编码的策略第39-46页
        3.2.1 时间编码法第40-43页
        3.2.2 空间编码法第43-45页
        3.2.3 直接编码法第45-46页
    3.3 De Bruijn序列编码结构光第46-55页
        3.3.1 De Bruijn序列第46-47页
        3.3.2 生成伪随机序列编码结构光第47-49页
        3.3.3 解码图案第49-55页
    3.4 表面点颜色提取第55-56页
    3.5 黑条纹区域的颜色补偿第56-58页
    3.6 本章小结第58-59页
第四章 系统架构和实验结果分析第59-71页
    4.1 系统总体架构第59-63页
        4.1.1 硬件设备的选择与搭建第59-60页
        4.1.2 系统软件架构第60-63页
    4.2 实验结果第63-69页
        4.2.1 摄像机标定第63-65页
        4.2.2 手持装置定位第65-66页
        4.2.3 点云重建第66-67页
        4.2.4 另一视角再次重建第67-68页
        4.2.5 两组点云的拼接第68-69页
    4.3 结果分析第69-70页
    4.4 本章小结第70-71页
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第71-73页
    5.1 工作总结第71-72页
    5.2 展望第72-73页
致谢第73-74页
参考文献第74-77页
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第77-78页

论文共78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基于稀疏表示的图像融合算法研究
下一篇:云环境中可搜索加密的关键技术研究