云环境中可搜索加密的关键技术研究
摘要 | 第5-6页 |
abstract | 第6-7页 |
第一章 绪论 | 第11-21页 |
1.1 研究工作的背景及意义 | 第11-12页 |
1.2 国内外研究现状 | 第12-18页 |
1.2.1 支持多关键字的可搜索加密技术 | 第13-14页 |
1.2.2 授权的可搜索加密技术 | 第14-15页 |
1.2.3 支持个性化搜索的可搜索加密技术 | 第15-16页 |
1.2.4 动态的可搜索加密 | 第16-17页 |
1.2.5 当前研究中存在的问题 | 第17-18页 |
1.3 本文的主要创新与贡献 | 第18-19页 |
1.4 论文的布局 | 第19-21页 |
第二章 预备知识 | 第21-27页 |
2.1 基于属性的加密技术(ABE) | 第21-23页 |
2.1.1 KP-ABE方案 | 第21-22页 |
2.1.2 CP-ABE算法 | 第22页 |
2.1.3 访问控制结构 | 第22-23页 |
2.1.4 基于访问控制树的秘密分割方案 | 第23页 |
2.2 安全的k近邻算法(kNN) | 第23-24页 |
2.3 TF-IDF相关度算法 | 第24-25页 |
2.4 Bloom Filter (布隆过滤器) | 第25页 |
2.5 双线性对 | 第25页 |
2.6 超递增序列 | 第25-26页 |
2.7 本章小结 | 第26-27页 |
第三章 支持授权搜索的可搜索加密 | 第27-45页 |
3.1 系统模型 | 第29-30页 |
3.2 安全模型 | 第30-31页 |
3.3 支持授权搜索的可搜索加密方案(ARMS) | 第31-35页 |
3.3.1 系统初始化 | 第31页 |
3.3.2 密钥产生 | 第31-32页 |
3.3.3 加密数据库的生成 | 第32-33页 |
3.3.4 搜索陷门的产生 | 第33-34页 |
3.3.5 查询和审计 | 第34-35页 |
3.3.6 搜索用户解密文档 | 第35页 |
3.3.7 搜索用户属性的吊销 | 第35页 |
3.4 安全性分析 | 第35-38页 |
3.4.1 文档的保密性 | 第36页 |
3.4.2 陷门的不可链接性 | 第36-38页 |
3.4.3 抗同谋攻击 | 第38页 |
3.5 实验仿真 | 第38-44页 |
3.5.1 功能性 | 第39页 |
3.5.2 计算开销 | 第39-41页 |
3.5.3 实验结果 | 第41-44页 |
3.6 本章小节 | 第44-45页 |
第四章 动态的支持用户偏好的可搜索加密算法 | 第45-69页 |
4.1 系统模型 | 第46-47页 |
4.2 安全模型和设计目标 | 第47-48页 |
4.3 动态的个性化的搜索算法 | 第48-57页 |
4.3.1 系统设置 | 第49-50页 |
4.3.2 加密数据库的建立 | 第50-52页 |
4.3.3 搜索陷门的生成 | 第52-53页 |
4.3.4 云服务器上的搜索 | 第53-55页 |
4.3.5 第三方审计机构审计 | 第55页 |
4.3.6 搜索用户解密 | 第55页 |
4.3.7 高效和安全的更新操作 | 第55-57页 |
4.4 安全性分析 | 第57-59页 |
4.4.1 保密性 | 第57页 |
4.4.2 陷门的不可关联性 | 第57-58页 |
4.4.3 前向安全和后向安全 | 第58页 |
4.4.4 抗同谋攻击和访问控制策略隐藏 | 第58-59页 |
4.5 实验仿真 | 第59-68页 |
4.5.1 功能性 | 第59-60页 |
4.5.2 搜索精确度 | 第60-61页 |
4.5.3 计算复杂度 | 第61-67页 |
4.5.4 通信复杂度 | 第67-68页 |
4.6 本章小节 | 第68-69页 |
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 | 第69-71页 |
5.1 工作总结 | 第69页 |
5.2 展望 | 第69-71页 |
致谢 | 第71-72页 |
参考文献 | 第72-75页 |
硕士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| 第75-77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