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生物科学论文--分子生物学论文--基因工程(遗传工程)论文

两种转录组建库方法的比较研究

摘要第5-7页
Abstract第7-8页
第一章 研究背景第11-25页
    1.1 测序技术研究发展第11-15页
        1.1.1 新一代测序技术第11-13页
        1.1.2 第三代测序技术第13-15页
    1.2 转录组学研究现状第15-18页
        1.2.1 转录组学的研究意义第15-16页
        1.2.2 转录组的研究方法第16页
        1.2.3 转录组测序研究发展和挑战第16-18页
    1.3 本研究的意义第18-25页
        1.3.1 测序平台选择第18页
        1.3.2 测序平台升级带来的建库技术挑战第18-23页
        1.3.3 解决问题的方法第23-25页
第二章 材料与方法第25-48页
    2.1 实验材料第25-27页
        2.1.1 样品第25页
        2.1.2 主要试剂第25-27页
    2.2 实验方法第27-48页
        2.2.1 样品保存及运输第27-28页
        2.2.2 样品Agilent 2100 bioanalyzer检测第28-31页
        2.2.3 Hiseq平台旧转录组文库构建第31-35页
        2.2.4 Hiseq平台长插入片段转录组文库构建第35-40页
        2.2.5 转录组文库测序数据的质量评估第40-44页
        2.2.6 三个文库的转录组分析比较第44-48页
第三章 结果与讨论第48-69页
    3.1 RNA标准品质量评估第48-49页
    3.2 两种转录组文库测序前的质量评估第49页
    3.3 比较两个转录组文库数据的质量评估结果第49-59页
        3.3.1 两个转录组文库测序质量评估第49-51页
        3.3.2 两个转录组文库的测序数据过滤、修剪和产量统计第51-52页
        3.3.3 三个转录组文库Clean数据碱基组成和质量分布图第52-53页
        3.3.4 三个文库测序数据与参考基因和基因组比对结果概述第53-55页
        3.3.5 评价测序随机性第55-59页
    3.4 三个文库的转录组分析第59-69页
        3.4.1 鉴定基因的可变剪切第59-60页
        3.4.2 比较三个文库的junction的发现数量第60-62页
        3.4.3 比较三个文库的基因融合分析第62-65页
        3.4.4 三个文库基于基因定量的一致性比较和差异基因统计第65-66页
        3.4.5 三个文库的基因定量结果与QPCR结果的一致性分析第66-69页
第四章 结论第69-71页
参考文献第71-76页
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第76-77页
致谢第77-78页
附件第78页

论文共78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基于SBM模型的企业环境绩效审计效率性研究--以12家上市钢铁企业为例
下一篇:毛细管电泳法检测细胞中8-OH-dG及几种抗氧化剂活性