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5-7页 |
Abstract | 第7-8页 |
第1章 绪论 | 第12-26页 |
1.1 论文的研究背景、目的及意义 | 第12-14页 |
1.1.1 论文的研究背景 | 第12-13页 |
1.1.2 论文研究的目的 | 第13页 |
1.1.3 论文的研究意义 | 第13-14页 |
1.2 国内外研究文献综述 | 第14-21页 |
1.2.1 国外研究文献综述 | 第14-16页 |
1.2.2 国内研究文献综述 | 第16-20页 |
1.2.3 国内外研究评述 | 第20-21页 |
1.3 论文主要研究内容、研究思路及研究方法 | 第21-25页 |
1.3.1 论文的主要内容 | 第21-23页 |
1.3.2 论文的研究思路 | 第23-24页 |
1.3.3 论文的研究方法 | 第24-25页 |
1.4 论文的创新之处 | 第25-26页 |
第2章 论文的理论基础与基本方法 | 第26-49页 |
2.1 绩效审计的内容 | 第26-32页 |
2.1.1 绩效审计的起源 | 第26-27页 |
2.1.2 绩效审计概念的界定 | 第27页 |
2.1.3 效率性要素研究对绩效审计的关键作用 | 第27-28页 |
2.1.4 绩效审计效率性研究方法及特点 | 第28-32页 |
2.2 环境效率的基本内容 | 第32-38页 |
2.2.1 环境效率概念的界定 | 第32-33页 |
2.2.2 环境效率评价的方法及比较 | 第33-37页 |
2.2.3 SBM模型在环境效率评价中的应用 | 第37-38页 |
2.3 环境绩效审计的基本内容 | 第38-44页 |
2.3.1 环境绩效审计产生与发展 | 第38-39页 |
2.3.2 环境绩效审计概念的界定 | 第39-40页 |
2.3.3 环境绩效审计的相关基础理论 | 第40-42页 |
2.3.4 效率性要素的研究对于环境绩效审计的重要性 | 第42-43页 |
2.3.5 环境绩效审计效率性评价影响因素分析 | 第43-44页 |
2.3.6 环境绩效审计效率性研究的瓶颈 | 第44页 |
2.4 绩效审计、环境效率对于环境绩效审计的启示 | 第44-46页 |
2.4.1 绩效审计效率性分析与环境绩效审计效率性研究的关系 | 第44页 |
2.4.2 环境效率评价对环境绩效审计效率性研究的启示 | 第44-45页 |
2.4.3 SBM模型对环境绩效审计的适用性 | 第45-46页 |
2.5 Malmquist指数的基本原理及优越性 | 第46-48页 |
2.5.1 Malmquist指数的基本原理 | 第46-48页 |
2.5.2 Malmquist指数的优越性 | 第48页 |
2.6 本章小结 | 第48-49页 |
第3章 基于SBM模型的企业环境绩效审计效率性研究的设计 | 第49-55页 |
3.1 环境绩效审计效率性研究的基本思想 | 第49页 |
3.2 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| 第49-51页 |
3.2.1 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思想和原则 | 第49-50页 |
3.2.2 评价指标的选取 | 第50-51页 |
3.3 环境绩效审计效率性研究关键问题的解决及处理 | 第51-52页 |
3.3.1 环境绩效审计效率性问题的解决 | 第51页 |
3.3.2 环境绩效审计非期望产出问题的处理 | 第51-52页 |
3.4 基于SBM模型的企业环境绩效审计效率性研究的实现 | 第52-54页 |
3.4.1 基于SBM模型的环境效率测算 | 第52-53页 |
3.4.2 环境效率测算结果的分析 | 第53-54页 |
3.5 Malmquist指数求解 | 第54页 |
3.6 本章小结 | 第54-55页 |
第4章 基于SBM模型的上市钢铁企业环境绩效审计效率性实证研究 | 第55-64页 |
4.1 样本企业背景分析 | 第55-56页 |
4.2 我国上市钢铁企业环境绩效审计效率性实证研究 | 第56-62页 |
4.2.1 指标数据的来源与整理 | 第56-58页 |
4.2.2 运用SBM-Malmquist指数模型运算及结果 | 第58-62页 |
4.3 本章小结 | 第62-64页 |
第5章 研究的结论及建议 | 第64-67页 |
5.1 研究结论 | 第64页 |
5.2 研究建议 | 第64-67页 |
参考文献 | 第67-71页 |
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和取得的科研成果 | 第71-72页 |
致谢 | 第72-73页 |
附录 | 第73-75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