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3-4页 |
Abstract | 第4-5页 |
第一章 绪论 | 第11-19页 |
1.1 铂族金属资源状况及分布 | 第11-13页 |
1.1.1 铂族金属资源在世界的储量及分布情况 | 第11页 |
1.1.2 铂族金属资源在中国的储量及分布情况 | 第11-13页 |
1.2 钯的分离提取技术进展 | 第13-16页 |
1.2.1 沉淀法 | 第14页 |
1.2.2 离子交换法 | 第14-15页 |
1.2.3 吸附法 | 第15页 |
1.2.4 液膜法 | 第15页 |
1.2.5 萃取法 | 第15-16页 |
1.3 铂族金属萃取现状与进展 | 第16-17页 |
1.3.1 钯萃取技术的进展 | 第17页 |
1.4 本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及意义 | 第17-19页 |
第二章 新萃取剂的合成及表征 | 第19-47页 |
2.1 实验部分 | 第20-21页 |
2.1.1 化学试剂 | 第20页 |
2.1.2 所用实验仪器和设备 | 第20-21页 |
2.2 新化合物的合成及表征 | 第21-46页 |
2.2.1 2-庚基硫代-5-甲基-1,3,4-噻二唑(HPTMT)的合成与结构表征 | 第21-24页 |
2.2.2 2-甲基-5-辛基硫代-1,3,4-噻二唑(MOTT)的合成及结构表征 | 第24-27页 |
2.2.3 2-己基亚砜-5-甲基-1,3,4-噻二唑(HSMT)的合成及结构表征 | 第27-31页 |
2.2.4 2-甲基-5-辛基亚砜-1,3,4-噻二唑(MOST)的合成及结构表征 | 第31-34页 |
2.2.5 2,5-双己基亚砜-1,3,4-噻二唑(BHXST)的合成及结构表征 | 第34-37页 |
2.2.6 2,5-双庚基亚砜-1,3,4-噻二唑(BHPST)的合成及结构表征 | 第37-40页 |
2.2.7 2,5-双辛基亚砜-1,3,4-噻二唑(BOST)的合成及结构表征 | 第40-43页 |
2.2.8 甲基丁基苯并恶唑(MBBX)的合成及结构表征 | 第43-46页 |
2.3 本章小结 | 第46-47页 |
第三章 HXTMT萃取Pd(Ⅱ)的性能研究 | 第47-65页 |
3.1 实验部分 | 第47-48页 |
3.1.1 化学试剂 | 第47页 |
3.1.2 实验仪器 | 第47页 |
3.1.3 所需试液的配制 | 第47-48页 |
3.1.4 萃取实验与分析方法 | 第48页 |
3.2 HXTMT对PdCl_4~(2-)萃取性能的研究 | 第48-57页 |
3.2.1 稀释剂的选择 | 第48-49页 |
3.2.2 正辛醇对HXTMT萃取PdCl_4~(2-)的影响 | 第49页 |
3.2.3 HXTMT浓度对PdCl_4~(2-)萃取性能的影响 | 第49-50页 |
3.2.4 HCl浓度对PdCl_4~(2-)萃取性能的影响 | 第50-51页 |
3.2.5 萃取时间对PdCl_4~(2-)萃取性能的影响 | 第51-52页 |
3.2.6 相比对HXTMT萃取性能的影响 | 第52页 |
3.2.7 载Pd(Ⅱ)有机相的反萃 | 第52-54页 |
3.2.8 对HXTMT重复使用性能的研究 | 第54-55页 |
3.2.9 HXTMT对PdCl_4~(2-)的萃取容量实验 | 第55页 |
3.2.10 HXTMT对不同金属离子的萃取 | 第55-56页 |
3.2.11 HXTMT用于汽车废催化剂浸出液的分离 | 第56-57页 |
3.3 HXTMT对PdCl_4~(2-)萃取机理的研究 | 第57-60页 |
3.3.1 紫外光谱分析 | 第57页 |
3.3.2 红外光谱分析 | 第57-58页 |
3.3.3 测定HXTMT-Pd(Ⅱ)的萃取方程式 | 第58-60页 |
3.4 硫脲反萃有机相中Pd(Ⅱ)的机理研究 | 第60-63页 |
3.5 本章小结 | 第63-65页 |
第四章 BHXTT萃取Pd(Ⅱ)的性能研究 | 第65-77页 |
4.1 实验部分 | 第65-66页 |
4.1.1 化学试剂 | 第65页 |
4.1.2 实验仪器 | 第65页 |
4.1.3 实验所用试液的配制 | 第65-66页 |
4.1.4 萃取实验及分析方法 | 第66页 |
4.2 BHXTT萃取PdCl_4~(2-)的性能研究 | 第66-73页 |
4.2.1 不同稀释剂对BHXTT萃取PdCl_4~(2-)性能的影响 | 第66页 |
4.2.2 BHXTT浓度对PdCl_4~(2-)萃取性能的影响 | 第66-67页 |
4.2.3 不同HCl浓度对BHXTT萃取PdCl_4~(2-)性能的影响 | 第67-68页 |
4.2.4 相比对BHXTT萃取PdCl_4~(2-)性能的影响 | 第68-69页 |
4.2.5 萃取时间对BHXTT萃取PdCl_4~(2-)性能的研究 | 第69页 |
4.2.6 硫脲浓度对有机相中PdCl_4~(2-)反萃率的影响 | 第69-70页 |
4.2.7 时间对硫脲反萃PdCl_4~(2-)的影响 | 第70-71页 |
4.2.8 BHXTT萃取PdCl_4~(2-)的重复使用实验 | 第71页 |
4.2.9 BHXTT萃取PdCl_4~(2-)的饱和萃取容量 | 第71-72页 |
4.2.10 BHXTT对不同金属离子的萃取 | 第72-73页 |
4.2.11 BHXTT用于汽车废催化剂浸出液的分离 | 第73页 |
4.3 BHXTT对PdCl_4~(2-)萃取机理的研究 | 第73-76页 |
4.3.1 萃合物的紫外光谱分析 | 第73-74页 |
4.3.2 萃合物的红外光谱分析 | 第74-75页 |
4.3.3 测定BHXTT-Pd(Ⅱ)的萃取方程式 | 第75-76页 |
4.4 本章小结 | 第76-77页 |
第五章 HSMT萃取Pd(Ⅱ)的性能研究 | 第77-89页 |
5.1 实验部分 | 第77页 |
5.1.1 化学试剂 | 第77页 |
5.1.2 实验仪器 | 第77页 |
5.1.3 试液的配制 | 第77页 |
5.1.4 萃取实验与分析方法 | 第77页 |
5.2 HSMT对PdCl_4~(2-)萃取情况的研究 | 第77-85页 |
5.2.1 稀释剂种类的选择 | 第77-78页 |
5.2.2 正辛醇对HSMT萃取Pd(Ⅱ)萃取性能的影响 | 第78页 |
5.2.3 HSMT浓度对萃取PdCl_4~(2-)性能的影响 | 第78-79页 |
5.2.4 HCl对HSMT萃取Pd(Ⅱ)性能的影响 | 第79-80页 |
5.2.5 相比的影响 | 第80页 |
5.2.6 时间对PdCl_4~(2-)萃取性能的影响 | 第80-81页 |
5.2.7 硫脲浓度对有机相中PdCl_4~(2-)反萃率的影响 | 第81-82页 |
5.2.8 时间对硫脲反萃PdCl_4~(2-)性能的影响 | 第82页 |
5.2.9 HSMT萃取PdCl_4~(2-)的重复使用实验 | 第82-83页 |
5.2.10 HSMT萃取PdCl_4~(2-)的萃取容量 | 第83-84页 |
5.2.11 HSMT应用于多种金属离子的分离 | 第84-85页 |
5.2.12 HSMT用于汽车废催化剂浸出液的分离 | 第85页 |
5.3 HSMT萃取Pd(Ⅱ)的机理研究 | 第85-88页 |
5.3.1 萃合物的紫外光谱分析 | 第85-86页 |
5.3.2 萃合物的红外光谱 | 第86-87页 |
5.3.3 测定HSMT-Pd(Ⅱ)的萃取方程式 | 第87-88页 |
5.4 本章小结 | 第88-89页 |
第六章 甲基丁基苯并恶唑萃取PdCl_4~(2-)的性能研究 | 第89-99页 |
6.1 实验部分 | 第89页 |
6.1.1 化学试剂 | 第89页 |
6.1.2 实验仪器 | 第89页 |
6.1.3 溶液的配制 | 第89页 |
6.1.4 萃取实验与分析方法 | 第89页 |
6.2 MBBX对PdCl_4~(2-)萃取性能的研究 | 第89-93页 |
6.2.1 稀释剂的选择 | 第89页 |
6.2.2 MBBX的浓度对PdCl_4~(2-)萃取性能的影响 | 第89-90页 |
6.2.3 HCl浓度对MBBX萃取PdCl_4~(2-)性能的影响 | 第90-91页 |
6.2.4 相比对MBBX萃取PdCl_4~(2-)性能的影响 | 第91-92页 |
6.2.5 时间对MBBX萃取PdCl_4~(2-)性能的影响 | 第92页 |
6.2.6 载Pd(Ⅱ)有机相的反萃 | 第92-93页 |
6.3 萃取机理的研究 | 第93-98页 |
6.3.1 紫外光谱分析 | 第93-94页 |
6.3.2 萃合物的红外光谱 | 第94页 |
6.3.3 萃合物MBBX-Pd(Ⅱ)的晶体结构 | 第94-98页 |
6.4 本章小结 | 第98-99页 |
第七章 结论及创新点 | 第99-101页 |
参考文献 | 第101-108页 |
附录:硕士期间发表论文 | 第108-109页 |
致谢 | 第109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