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5-6页 |
ABSTRACT | 第6-7页 |
第一章 绪论 | 第10-20页 |
1.1 研究背景 | 第10-11页 |
1.2 国内外研究现状 | 第11-17页 |
1.2.1 相变材料及其制备 | 第11-12页 |
1.2.2 降低沥青路面温度技术 | 第12-15页 |
1.2.3 相变沥青路面 | 第15-17页 |
1.3 主要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| 第17-20页 |
1.3.1 主要研究内容 | 第17-18页 |
1.3.2 技术路线 | 第18-20页 |
第二章 复合定形相变颗粒的制备及性能 | 第20-38页 |
2.1 相变沥青混合料调温机理 | 第20页 |
2.2 相变材料选择 | 第20-27页 |
2.3 复合定形相变颗粒制备 | 第27-28页 |
2.3.1 复合定形相变颗粒的制备机理 | 第27-28页 |
2.3.2 复合定形相变颗粒的制备 | 第28页 |
2.4 复合定形相变颗粒性能测试 | 第28-34页 |
2.4.1 复合定形相变颗粒热物性能测试 | 第28-31页 |
2.4.2 PEG与SiO_2作用机理分析 | 第31-34页 |
2.5 复合定形相变颗粒对沥青性质的影响 | 第34-37页 |
2.5.1 复合定形相变颗粒对沥青温度敏感性的影响 | 第34页 |
2.5.2 复合定形相变颗粒对沥青动态流变性质的影响 | 第34-37页 |
2.6 本章小结 | 第37-38页 |
第三章 相变沥青混合料配合比设计 | 第38-48页 |
3.1 原材料 | 第38-40页 |
3.1.1 沥青 | 第38页 |
3.1.2 集料 | 第38-40页 |
3.2 悬浮密实型相变沥青混合料配合比设计 | 第40-44页 |
3.2.1 矿料级配 | 第40-41页 |
3.2.2 最佳油石比 | 第41-43页 |
3.2.3 相变颗粒掺配 | 第43-44页 |
3.3 骨架密实型相变沥青混合料配合比设计 | 第44-47页 |
3.3.1 矿料级配 | 第44-45页 |
3.3.2 最佳油石比 | 第45-46页 |
3.3.3 相变颗粒掺配 | 第46-47页 |
3.4 本章小结 | 第47-48页 |
第四章 相变沥青混合料降温效果评价 | 第48-64页 |
4.1 相变沥青混合料热物性测试 | 第48-55页 |
4.1.1 测试方法 | 第48-51页 |
4.1.2 悬浮密实型 | 第51-53页 |
4.1.3 骨架密实型 | 第53-55页 |
4.2 相变沥青混合料降温效果评价 | 第55-62页 |
4.2.1 室内模拟试验 | 第55-58页 |
4.2.2 室外试验 | 第58-62页 |
4.3 本章小结 | 第62-64页 |
第五章 相变沥青混合料路用性能研究 | 第64-74页 |
5.1 高温稳定性 | 第64-67页 |
5.2 低温性能 | 第67-70页 |
5.3 水稳性能 | 第70-73页 |
5.3.1 浸水马歇尔试验 | 第70-71页 |
5.3.2 冻融劈裂试验 | 第71-73页 |
5.4 本章小结 | 第73-74页 |
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| 第74-76页 |
6.1 主要研究结论 | 第74-75页 |
6.2 展望 | 第75-76页 |
致谢 | 第76-78页 |
参考文献 | 第78-84页 |
在校期间发表的论著及取得的科研成果 | 第84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