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4-6页 |
abstract | 第6-7页 |
1 绪论 | 第11-23页 |
1.1 制药废水概况 | 第11-12页 |
1.1.1 制药废水的来源 | 第11页 |
1.1.2 制药废水的特点 | 第11-12页 |
1.2 制药废水的处理技术 | 第12-14页 |
1.2.1 物化法 | 第12-13页 |
1.2.2 化学法 | 第13页 |
1.2.3 生物法 | 第13-14页 |
1.3 厌氧生物处理技术概述 | 第14-15页 |
1.3.1 厌氧生物处理原理 | 第14-15页 |
1.3.2 UASB反应器 | 第15页 |
1.4 生物载体在促进厌氧污泥颗粒化过程中的应用 | 第15-20页 |
1.4.1 厌氧颗粒污泥的特性 | 第15-16页 |
1.4.2 厌氧颗粒污泥的形成过程与机理 | 第16-17页 |
1.4.3 生物载体在促进厌氧污泥颗粒化过程中的应用 | 第17-20页 |
1.5 研究意义、内容及创新点 | 第20-23页 |
1.5.1 研究意义 | 第20页 |
1.5.2 研究内容 | 第20页 |
1.5.3 创新点 | 第20-23页 |
2 研究技术路线、实验装置及方法 | 第23-31页 |
2.1 研究的技术路线 | 第23页 |
2.2 实验装置 | 第23-24页 |
2.3 实验材料 | 第24-26页 |
2.3.1 种泥来源 | 第24-25页 |
2.3.2 实验用水 | 第25-26页 |
2.4 实验分析项目及测定方法 | 第26-30页 |
2.4.1 废水性质及反应器运行参数的测定 | 第26-27页 |
2.4.2 污泥性质的测定 | 第27-28页 |
2.4.3 废水厌氧可生化性评价 | 第28页 |
2.4.4 高通量测序及数据分析 | 第28-30页 |
2.5 主要仪器设备 | 第30-31页 |
3 厌氧可生化性评价实验研究 | 第31-33页 |
3.1 厌氧生物可降解性测定 | 第31-32页 |
3.2 小结 | 第32-33页 |
4 PVA厌氧颗粒污泥反应器启动与运行研究 | 第33-45页 |
4.1 PVA颗粒污泥初成体培养 | 第33页 |
4.2 反应器的启动运行 | 第33-38页 |
4.2.1 运行过程中COD去除率的变化 | 第34-36页 |
4.2.2 反应器内氧化还原电位ORP及pH的变化 | 第36页 |
4.2.3 出水VFA及反应区pH的变化 | 第36-37页 |
4.2.4 进出水碱度及pH的变化 | 第37-38页 |
4.3 PVA颗粒污泥物理性质 | 第38-39页 |
4.4 PVA颗粒污泥微生物特性 | 第39-44页 |
4.4.1 微生物相特征 | 第39-40页 |
4.4.2 微生物群落结构解析 | 第40-44页 |
4.5 小结 | 第44-45页 |
5 厌氧颗粒污泥UASB反应器启动与运行研究 | 第45-63页 |
5.1 反应器的启动与运行 | 第45-51页 |
5.1.1 运行过程中COD去除率的变化 | 第45-48页 |
5.1.2 反应器内氧化还原电位ORP及pH的变化 | 第48-49页 |
5.1.3 出水VFA及反应区pH的变化 | 第49-50页 |
5.1.4 进出水碱度及pH的变化 | 第50-51页 |
5.2 颗粒污泥物理性质 | 第51-53页 |
5.3 颗粒污泥微生物特性 | 第53-60页 |
5.3.1 微生物相特征 | 第53-55页 |
5.3.2 微生物群落结构解析 | 第55-60页 |
5.4 小结 | 第60-63页 |
6 结论与建议 | 第63-65页 |
6.1 结论 | 第63-64页 |
6.2 建议 | 第64-65页 |
参考文献 | 第65-71页 |
攻读学位期间发表文章 | 第71-73页 |
致谢 | 第73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