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4-6页 |
abstract | 第6-8页 |
1 绪论 | 第12-22页 |
1.1 课题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| 第12页 |
1.2 国内外研究现状 | 第12-18页 |
1.2.1 城市积尘中重金属对人体的危害 | 第12-13页 |
1.2.2 城市积尘的环境危害 | 第13页 |
1.2.3 城市积尘中重金属的来源及分析 | 第13-15页 |
1.2.4 城市积尘中重金属的含量水平及分布特征 | 第15-17页 |
1.2.5 城市积尘重金属的化学形态与生物活性 | 第17-18页 |
1.2.6 城市积尘重金属的污染评价 | 第18页 |
1.2.7 城市积尘重金属的健康风险评价 | 第18页 |
1.3 论文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| 第18-22页 |
1.3.1 主要研究内容 | 第18-19页 |
1.3.2 技术路线 | 第19-22页 |
2 材料和方法 | 第22-28页 |
2.1 研究区域概况 | 第22页 |
2.2 样品采集与制备 | 第22-23页 |
2.2.1 样品采集 | 第22-23页 |
2.2.2 样品制备 | 第23页 |
2.3 实验仪器与试剂 | 第23-25页 |
2.4 实验分析内容及方法 | 第25-28页 |
2.4.1 样品中重金属全量的测定 | 第25页 |
2.4.2 样品中重金属形态的测定 | 第25-27页 |
2.4.3 溶液中重金属含量的分析测试 | 第27页 |
2.4.4 实验质量控制 | 第27页 |
2.4.5 数据的处理和分析 | 第27-28页 |
3 珠江三角洲积尘重金属的时空分布特征 | 第28-64页 |
3.1 珠江三角洲积尘重金属含量特征 | 第28-33页 |
3.1.1 广州市积尘重金属含量 | 第28页 |
3.1.2 深圳市积尘重金属含量 | 第28-30页 |
3.1.3 东莞市积尘重金属含量 | 第30页 |
3.1.4 佛山市积尘重金属含量 | 第30页 |
3.1.5 中山市积尘重金属含量 | 第30-31页 |
3.1.6 惠州市积尘重金属含量 | 第31页 |
3.1.7 六个城市积尘重金属含量对比 | 第31-33页 |
3.2 珠江三角洲积尘重金属的空间分布特征 | 第33-43页 |
3.2.1 广州市积尘重金属的空间分布 | 第33-34页 |
3.2.2 深圳市积尘重金属的空间分布 | 第34-36页 |
3.2.3 东莞市积尘重金属的空间分布 | 第36-38页 |
3.2.4 佛山市积尘重金属的空间分布 | 第38-39页 |
3.2.5 中山市积尘重金属的空间分布 | 第39-41页 |
3.2.6 惠州市积尘重金属的空间分布 | 第41-43页 |
3.3 珠江三角洲积尘重金属不同季节的分布特征 | 第43-47页 |
3.3.1 广州市积尘重金属冬季与夏季的含量分布 | 第43页 |
3.3.2 深圳市积尘重金属冬季与夏季的含量分布 | 第43-44页 |
3.3.3 东莞市积尘重金属冬季与夏季的含量分布 | 第44-45页 |
3.3.4 佛山市积尘重金属冬季与夏季的含量分布 | 第45页 |
3.3.5 中山市积尘重金属冬季与夏季的含量分布 | 第45-46页 |
3.3.6 惠州市积尘重金属冬季与夏季的含量分布 | 第46-47页 |
3.4 珠江三角洲不同功能区的积尘重金属的季节变化 | 第47-61页 |
3.4.1 广州市不同功能区的积尘重金属冬季与夏季的对比分析 | 第47-49页 |
3.4.2 深圳市不同功能区的积尘重金属冬季与夏季的对比分析 | 第49-51页 |
3.4.3 东莞市不同功能区的积尘重金属冬季与夏季的对比分析 | 第51-54页 |
3.4.4 佛山市不同功能区的积尘重金属冬季与夏季的对比分析 | 第54-56页 |
3.4.5 中山市不同功能区的积尘重金属冬季与夏季的对比分析 | 第56-58页 |
3.4.6 惠州市不同功能区的积尘重金属冬季与夏季的对比分析 | 第58-61页 |
3.5 小结 | 第61-64页 |
4 珠江三角洲积尘重金属的形态分析 | 第64-76页 |
4.1 珠江三角洲积尘重金属的形态分布特征 | 第64-74页 |
4.1.1 广州市积尘重金属的形态分布 | 第64-66页 |
4.1.2 深圳市积尘重金属的形态分布 | 第66-68页 |
4.1.3 东莞市积尘重金属的形态分布 | 第68-69页 |
4.1.4 佛山市积尘重金属的形态分布 | 第69-71页 |
4.1.5 中山市积尘重金属的形态分布 | 第71-72页 |
4.1.6 惠州市积尘重金属的形态分布 | 第72-74页 |
4.2 积尘重金属的生物有效性 | 第74-75页 |
4.3 小结 | 第75-76页 |
5 珠江三角洲积尘重金属污染及健康风险评价 | 第76-102页 |
5.1 基于地积累指数法的重金属污染评价 | 第76-83页 |
5.1.1 广州市积尘重金属的地积累指数污染评价 | 第76-77页 |
5.1.2 深圳市积尘重金属的地积累指数污染评价 | 第77-78页 |
5.1.3 东莞市积尘重金属的地积累指数污染评价 | 第78-79页 |
5.1.4 佛山市积尘重金属的地积累指数污染评价 | 第79-81页 |
5.1.5 中山市积尘重金属的地积累指数污染评价 | 第81-82页 |
5.1.6 惠州市积尘重金属的地积累指数污染评价 | 第82-83页 |
5.2 基于潜在生态危害指数的重金属风险评价 | 第83-89页 |
5.2.1 广州市积尘重金属的潜在生态风险评价 | 第83-84页 |
5.2.2 深圳市积尘重金属的潜在生态风险评价 | 第84-85页 |
5.2.3 东莞市积尘重金属的潜在生态风险评价 | 第85-86页 |
5.2.4 佛山市积尘重金属的潜在生态风险评价 | 第86-87页 |
5.2.5 中山市积尘重金属的潜在生态风险评价 | 第87-88页 |
5.2.6 惠州市积尘重金属的潜在生态风险评价 | 第88-89页 |
5.3 珠江三角洲积尘重金属的健康风险评价 | 第89-99页 |
5.3.1 广州市积尘重金属的健康风险评价 | 第89-92页 |
5.3.2 深圳市积尘重金属的健康风险评价 | 第92-94页 |
5.3.3 东莞市积尘重金属的健康风险评价 | 第94-95页 |
5.3.4 佛山市积尘重金属的健康风险评价 | 第95页 |
5.3.5 中山市积尘重金属的健康风险评价 | 第95-98页 |
5.3.6 惠州市积尘重金属的健康风险评价 | 第98-99页 |
5.4 小结 | 第99-102页 |
6 结论与展望 | 第102-106页 |
6.1 主要结论 | 第102-104页 |
6.2 展望 | 第104-106页 |
参考文献 | 第106-116页 |
作者攻读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清单 | 第116-118页 |
致谢 | 第118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