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文化、科学、教育、体育论文--职业技术教育论文--教学理论、教学法论文

我国高职院校人文教育校本课程研究

摘要第4-5页
ABSTRACT第5-6页
第一章 导论第9-30页
    第一节 研究背景第9-11页
        一、当前高职院校人文教育课程的边缘化不利于培养目标的实现第9-10页
        二、高职院校人文教育课程发展路径选择的困惑第10页
        三、高校面临办学自主权扩大与学校课程改革的机遇第10-11页
    第二节 题目名称解读与研究立意第11-13页
        一、题目名称解读第11-12页
        二、研究立意第12-13页
    第三节 核心概念界定第13-15页
        一、高职院校第13-14页
        二、人文教育第14页
        三、校本课程第14-15页
    第四节 文献综述第15-27页
        一、国内外研究动态第15-25页
        二、国内外研究简评第25-27页
    第五节 研究的目标第27页
        一、理论目标第27页
        二、实践目标第27页
    第六节 研究内容第27-28页
    第七节 研究方法与研究思路第28-30页
        一、研究方法第28页
        二、研究思路第28-30页
第二章 我国高职院校人文教育课程现状及问题第30-48页
    第一节 我国高职院校和普通高等院校人文教育课程的比较第30-40页
        一、高职院校人文教育课程的基本情况和特点第30-34页
        二、我国普通高校的人文教育课程的发展情况和特点分析第34-39页
        三、高职院校与普通高等院校在人文教育课程发展现状上的比较第39-40页
    第二节 高职人文教育课程面临的问题和原因分析第40-43页
        一、高职人文教育课程面临的问题第40-42页
        二、当前人文教育课程存在问题的可能原因第42-43页
    第三节 校本课程开发的特点和优势第43-48页
        一、校本课程作为课程发展途径的特点第43-45页
        二、人文教育校本课程的优势第45-48页
第三章 高职院校人文教育校本课程的理论基础、实践基础第48-56页
    第一节 高职院校人文教育校本课程的理论基础第48-51页
        一、人文教育是以人文为本的教育第48页
        二、人文教育校本课程承载着人文关怀的理念第48-49页
        三、人文教育校本课程在建构中形成和发展第49-51页
    第二节 高职院校人文教育校本课程在我国的实践基础第51-56页
        一、普通高等院校中人文教育课程发展的经验借鉴第51-52页
        二、我国高职院校人文教育校本课程的实践探索和经验第52-56页
第四章 高职院校人文教育校本课程开发的原则第56-68页
    第一节 高职院校人文教育校本课程开发需遵循的原则第56-59页
        一、系统性第56-57页
        二、特色化第57页
        三、多样性第57-58页
        四、学生本位第58-59页
        五、多主体协同参与第59页
    第二节 高职院校人文教育校本课程开发原则确立的影响因素第59-68页
        一、人文教育的过程和人文素质形成的规律第59-61页
        二、高职院校人文教育校本课程的理念第61-63页
        三、高职院校课程资源的丰富性和可用性第63-66页
        四、高职院校人文课程发展多主体参与的优势第66-68页
第五章 我国高职院校人文教育校本课程开发策略、保障机制第68-81页
    第一节 我国高职院校人文教育校本课程开发策略第68-78页
        一、明确人文教育校本课程开发的主体及其责任第69-73页
        二、甄选人文教育校本课程发展可用的资源第73-75页
        三、重视校本课程设计的编写和改进第75-78页
    第二节 合理的保障机制的建立和健全第78-81页
        一、课程开发观念的更新第78-79页
        二、人文教育校本课程资源库的建设第79页
        三、课程发展领导和组织机构的建设第79-80页
        四、教师队伍的专业化发展第80-81页
结论第81-83页
参考文献第83-87页
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第87-88页
致谢第88-90页

论文共90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CMOS光接收机模拟前端电路的带宽拓展研究
下一篇:中等职业学校进行BTEC教学模式的探究