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5-6页 |
ABSTRACT | 第6页 |
1 绪论 | 第7-11页 |
1.1 论题提出的背景 | 第7页 |
1.2 研究目的及意义 | 第7-8页 |
1.3 研究现状 | 第8-9页 |
1.3.1 国外研究现状 | 第8页 |
1.3.2 国内研究现状 | 第8-9页 |
1.4 研究内容与方法 | 第9-11页 |
1.4.1 研究内容 | 第9页 |
1.4.2 研究方法及框架 | 第9-11页 |
2“诗格之诗”——“诗格·三境”的美学分析 | 第11-23页 |
2.1“诗格·三境”的含义 | 第11-12页 |
2.2“物境”于形 | 第12-14页 |
2.2.1“视境于心,得其形”——“物境”的含义 | 第12-13页 |
2.2.2 传统艺术创作中的“物境”审美 | 第13-14页 |
2.3“情境”于意 | 第14-17页 |
2.3.1“张于意,处于身,得其情”——“情境”的含义 | 第14-15页 |
2.3.2 传统艺术创作中的“情境”审美 | 第15-17页 |
2.4“意境”于真 | 第17-20页 |
2.4.1“张于意,思于心,得其真”——“意境”的含义 | 第17-18页 |
2.4.2 传统艺术创作中的“意境”审美 | 第18-20页 |
2.5“物境”、“情境”、“意境”的相互关系 | 第20-23页 |
2.5.1 并列性 | 第21-22页 |
2.5.2 递进性 | 第22-23页 |
3 意象性呈现的含义及主要特点 | 第23-28页 |
3.1 意象性呈现的含义 | 第23-25页 |
3.1.1 意象性呈现的来源 | 第23-24页 |
3.1.2 西方意象理论的发展 | 第24-25页 |
3.2 设计中意象性呈现的主要特点 | 第25-26页 |
3.3 文创产品的意象性呈现 | 第26-28页 |
4“诗格·三境”在文创产品设计中的意象性呈现表现形式 | 第28-32页 |
4.1“物境”在文创设计品设计中意象性呈现表现形式 | 第28-30页 |
4.1.1“象物” | 第29页 |
4.1.2“应物” | 第29-30页 |
4.2 文创产品设计中“情境”的意象性呈现 | 第30-31页 |
4.3 文创产品设计中“意境”的意象性呈现 | 第31-32页 |
5 文创产品意象性呈现创作实践 | 第32-35页 |
5.1 灵感来源 | 第32页 |
5.2 作品展示与设计理念阐述 | 第32-35页 |
6 总结 | 第35-36页 |
参考文献 | 第36-37页 |
致谢 | 第37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