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5-6页 |
ABSTRACT | 第6页 |
引言 | 第9-11页 |
第1章 苯丙胺的危害和滥用调查方法 | 第11-24页 |
1.1 苯丙胺类兴奋剂介绍 | 第11-12页 |
1.2 世界和中国滥用情况 | 第12-13页 |
1.3 毒品滥用调查方法 | 第13-16页 |
1.3.1 传统毒品调查方法 | 第13-15页 |
1.3.2 污水流行病学调查方法 | 第15-16页 |
1.4 苯丙胺类物质分析方法概述 | 第16-18页 |
1.4.1 红外光谱方法 | 第16-17页 |
1.4.2 拉曼光谱方法 | 第17页 |
1.4.3 色谱方法 | 第17-18页 |
1.4.4 苯丙胺和甲基苯丙胺气相色谱/质谱的方法 | 第18页 |
1.5 衍生化方法介绍和发展现状 | 第18-24页 |
1.5.1 衍生化方法介绍 | 第18-19页 |
1.5.2 相关衍生化方法的分类 | 第19-22页 |
1.5.3 气相色谱/质谱的衍生化方法 | 第22-24页 |
第2章 七氟丁酸酐衍生化方法开发和优化 | 第24-37页 |
2.1 七氟丁酸酐衍生化原理 | 第24-25页 |
2.2 实验材料与仪器 | 第25-26页 |
2.3 气相色谱/质谱分析 | 第26-28页 |
2.4 HFBA衍生化反应条件优化 | 第28-36页 |
2.4.1 温度影响 | 第28-29页 |
2.4.2 时间影响 | 第29-31页 |
2.4.3 试剂剂量影响 | 第31-32页 |
2.4.4 氮气吹扫和碱洗过程比较 | 第32-34页 |
2.4.5 加入内标和不加内标比较 | 第34-35页 |
2.4.6 五种因素的影响大小比较 | 第35-36页 |
2.5 本章小结 | 第36-37页 |
第3章 三氟乙酸酐衍生化方法开发和优化 | 第37-45页 |
3.1 三氟乙酸酐衍生化原理 | 第37-38页 |
3.2 气相色谱/质谱分析和质量保证 | 第38-39页 |
3.3 色谱图比较 | 第39-40页 |
3.4 TFA衍生化反应的优化结果 | 第40-43页 |
3.4.1 温度影响 | 第40-41页 |
3.4.2 时间影响 | 第41-42页 |
3.4.3 试剂剂量影响 | 第42-43页 |
3.5 TFA和HFBA衍生化反应比较 | 第43-44页 |
3.6 本章小结 | 第44-45页 |
第4章 衍生化方法在实际样品中的应用 | 第45-52页 |
4.1 样品采集地点和方法 | 第45-46页 |
4.2 样品前处理过程 | 第46页 |
4.3 浓度分析结果 | 第46-48页 |
4.4 大连市人均甲基苯丙胺滥用量计算 | 第48-50页 |
4.4.1 人均滥用计算原理 | 第48-49页 |
4.4.2 人均滥用量和滥用总量 | 第49-50页 |
4.5 大连市成年人群中甲基苯丙胺流行率计算 | 第50页 |
4.6 本章小结 | 第50-52页 |
结论 | 第52-53页 |
参考文献 | 第53-58页 |
致谢 | 第58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