净水污泥制备除磷基质及其性能研究
摘要 | 第6-7页 |
Abstract | 第7-8页 |
第一章 绪论 | 第12-22页 |
1.1 研究背景 | 第12-13页 |
1.2 净水污泥的研究进展 | 第13-15页 |
1.2.1 净水污泥的来源与性质 | 第13页 |
1.2.2 净水污泥处理的国内外研究进展 | 第13-15页 |
1.3 陶粒的研究进展 | 第15-17页 |
1.3.1 陶粒及其分类 | 第15页 |
1.3.2 陶粒基质对磷的去除机理 | 第15-16页 |
1.3.3 陶粒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| 第16-17页 |
1.4 磷的危害以及去除方法 | 第17-19页 |
1.4.1 含磷废水的危害 | 第17页 |
1.4.2 含磷废水的处理方法 | 第17-19页 |
1.5 研究目的与意义 | 第19-20页 |
1.6 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与技术路线 | 第20-22页 |
第二章 实验材料和方法 | 第22-32页 |
2.1 实验材料、药品及设备 | 第22-23页 |
2.1.1 实验材料 | 第22页 |
2.1.2 实验药品 | 第22页 |
2.1.3 实验设备 | 第22-23页 |
2.2 实验方法 | 第23-26页 |
2.2.1 陶粒制备流程 | 第23-24页 |
2.2.2 陶粒的表征 | 第24页 |
2.2.3 静态吸附试验 | 第24-25页 |
2.2.4 吸附等温实验 | 第25-26页 |
2.2.5 动态吸附试验 | 第26页 |
2.3 分析测试方法 | 第26-28页 |
2.3.1 DIP的测定 | 第26页 |
2.3.2 净水污泥含水率的测定 | 第26-27页 |
2.3.3 有机质烧失重测定 | 第27页 |
2.3.4 陶粒堆积密度测定 | 第27-28页 |
2.3.5 陶粒表观密度测定 | 第28页 |
2.3.6 陶粒空隙率测定 | 第28页 |
2.4 吸附理论基础研究 | 第28-32页 |
2.4.1 等温吸附模型研究 | 第28-29页 |
2.4.2 吸附动力学研究 | 第29-31页 |
2.4.3 吸附热力学研究 | 第31-32页 |
第三章 陶粒制备与表征 | 第32-42页 |
3.1 净水污性质分析 | 第32-33页 |
3.2 陶粒制备辅料的选择 | 第33-34页 |
3.3 陶粒烧制参数的研究 | 第34-38页 |
3.3.1 生料球干燥温度与干燥时间的确定 | 第34-35页 |
3.3.2 预热温度与预热时间的确定 | 第35页 |
3.3.3 灼烧温度与灼烧时间的确定 | 第35页 |
3.3.4 陶粒烧制正交实验 | 第35-38页 |
3.4 陶粒的性能测定 | 第38页 |
3.5 陶粒的表征 | 第38-39页 |
3.5.1 SEM | 第38-39页 |
3.5.2 XRD | 第39页 |
3.6 陶粒重金属浸出毒性 | 第39-40页 |
3.7 本章小结 | 第40-42页 |
第四章 陶粒净水性能研究 | 第42-59页 |
4.1 陶粒静态吸磷性能研究 | 第42-46页 |
4.1.1 反应时间对静态吸磷的影响 | 第42-43页 |
4.1.2 初始浓度对静态吸磷的影响 | 第43-44页 |
4.1.3 投加量对静态吸磷的影响 | 第44页 |
4.1.4 pH对静态吸磷的影响 | 第44-45页 |
4.1.5 共存离子对静态吸磷的影响 | 第45-46页 |
4.2 陶粒对磷的吸附理论研究 | 第46-50页 |
4.2.1 吸附动力学 | 第46-48页 |
4.2.2 吸附等温线 | 第48-49页 |
4.2.3 吸附热力学 | 第49-50页 |
4.3 陶粒动态吸磷性能试验 | 第50-56页 |
4.3.1 陶粒的动态吸附影响因素 | 第51-52页 |
4.3.2 穿透曲线模型拟合 | 第52-56页 |
4.4 陶粒再生研究 | 第56-57页 |
4.5 本章小结 | 第57-59页 |
第五章 效益分析与应用建议 | 第59-64页 |
5.1 循环经济与资源化 | 第59页 |
5.2 效益分析 | 第59-61页 |
5.3 应用建议 | 第61-64页 |
第六章 结论与建议 | 第64-66页 |
6.1 结论 | 第64-65页 |
6.2 建议 | 第65-66页 |
参考文献 | 第66-71页 |
致谢 | 第71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