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4-5页 |
Abstract | 第5-6页 |
1 绪论 | 第9-15页 |
1.1 引言 | 第9页 |
1.2 国内外研究概况 | 第9-13页 |
1.2.1 土壤酶研究概况 | 第9-11页 |
1.2.2 土壤易氧化有机碳研究概况 | 第11页 |
1.2.3 土壤团聚体内酶和碳研究概况 | 第11-12页 |
1.2.4 植被恢复研究概况 | 第12-13页 |
1.3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| 第13-15页 |
1.3.1 研究内容 | 第13页 |
1.3.2 技术路线 | 第13-15页 |
2 研究区概况与研究方法 | 第15-18页 |
2.1 样地概况 | 第15页 |
2.1.1 地理位置及气候条件 | 第15页 |
2.1.2 地形地貌及制备特征 | 第15页 |
2.1.3 土壤类型与利用情况 | 第15页 |
2.2 土样采集及研究方法 | 第15-17页 |
2.2.1 样品采集 | 第15-16页 |
2.2.2 研究方法 | 第16-17页 |
2.3 数据处理与统计分析 | 第17-18页 |
3 不同林龄落叶松林对干筛团聚体水解酶活性的影响 | 第18-24页 |
3.1 材料与方法 | 第18页 |
3.2 结果 | 第18-21页 |
3.2.1 土壤干筛团聚体粒径分布 | 第18-19页 |
3.2.2 土壤干筛团聚体蔗糖酶活性 | 第19-20页 |
3.2.3 土壤干筛团聚体 β-D葡萄糖苷酶活性 | 第20页 |
3.2.4 土壤干筛团聚体磷酸酶活性 | 第20-21页 |
3.2.5 土壤酶综合活性指标 | 第21页 |
3.3 讨论 | 第21-23页 |
3.4 本章小结 | 第23-24页 |
4 不同林龄落叶松林对土壤湿筛团聚体水解酶活性的影响 | 第24-30页 |
4.1 材料与方法 | 第24页 |
4.2 结果 | 第24-27页 |
4.2.1 土壤湿筛团聚体粒径分布 | 第24-25页 |
4.2.2 土壤湿筛团聚体蔗糖酶活性 | 第25页 |
4.2.3 土壤湿筛团聚体 β-D葡萄糖苷酶活性 | 第25-26页 |
4.2.4 土壤湿筛团聚体磷酸酶活性 | 第26页 |
4.2.5 土壤综合酶活性指标 | 第26-27页 |
4.3 讨论 | 第27-28页 |
4.4 本章小结 | 第28-30页 |
5 不同林龄落叶松林对土壤团聚体易氧化有机碳组分影响 | 第30-36页 |
5.1 材料与方法 | 第30页 |
5.2 结果 | 第30-33页 |
5.2.1 混合土壤总有机碳和易氧化有机碳组分变化 | 第30-31页 |
5.2.2 干筛团聚体低活性有机碳含量变化 | 第31页 |
5.2.3 干筛团聚体中活性有机碳含量变化 | 第31-32页 |
5.2.4 干筛团聚体高活性有机碳变化 | 第32页 |
5.2.5 湿筛团聚体低活性有机碳变化 | 第32-33页 |
5.2.6 湿筛团聚体中活性有机碳变化 | 第33页 |
5.2.7 湿筛团聚体高活性有机碳变化 | 第33页 |
5.3 讨论 | 第33-34页 |
5.4 本章小结 | 第34-36页 |
结论 | 第36-37页 |
参考文献 | 第37-43页 |
附录 | 第43-44页 |
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| 第44-45页 |
致谢 | 第45-46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