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农业科学论文--林业论文--林业基础科学论文--森林土壤学论文

帽儿山天然次生林年龄序列土壤呼吸和土壤有机碳储量差异

摘要第3-4页
Abstract第4-5页
1 绪论第8-14页
    1.1 研究背景及意义第8-9页
    1.2 土壤呼吸及其影响因子第9-11页
        1.2.1 土壤温度第9-10页
        1.2.2 土壤含水率第10-11页
        1.2.3 根系第11页
        1.2.4 土壤微生物第11页
    1.3 国内外不同森林年龄对土壤呼吸影响的研究现状第11-12页
    1.4 土壤碳贮存第12页
    1.5 本研究的具体目标和研究内容第12-14页
2 试验方法和试验设计第14-21页
    2.1 研究地区自然地理环境第14-21页
        2.1.1 研究区域自然概况第14页
        2.1.2 研究样地概况第14页
        2.1.3 样地选择第14-15页
        2.1.4 土壤呼吸(RS)及其相关环境因子的测定第15-16页
        2.1.5 数据分析第16-21页
3 帽儿山不同年龄森林土壤呼吸及其影响因子第21-29页
    3.1 研究方法与数据分析第21页
    3.2 结果与分析第21-26页
        3.2.1 不同年龄林分土壤的季节动态及其影响因子第21页
        3.2.2 不同年龄林分土壤呼吸的差异及其影响因子第21-24页
        3.2.3 不同年龄林分土壤异养呼吸第24-26页
    3.3 讨论第26-27页
        3.3.1 不同年龄林分土壤呼吸的季节动态及其影响因子第26页
        3.3.2 不同年龄林分土壤呼吸的差异及其影响因子第26-27页
    3.4 本章小结第27-29页
4 帽儿山不同年龄森林土壤有机碳储量的差异第29-37页
    4.1 引言第29页
    4.2 测定项目与方法第29页
    4.3 结果分析第29-34页
        4.3.1 不同年龄林分土壤容重和有机碳浓度第29-33页
        4.3.2 不同年龄林分的土壤有机碳密度第33-34页
    4.4 讨论第34-35页
        4.4.1 不同年龄林分的土壤有机碳的垂直变化第34页
        4.4.2 不同年龄林分的土壤有机碳密度第34-35页
        4.4.3 不同年龄林分土壤有机碳密度与土壤呼吸的关系第35页
    4.5 本章小结第35-37页
5 结论第37-39页
    5.1 研究结论第37-38页
    5.2 创新之处第38页
    5.3 研究展望第38-39页
参考文献第39-48页
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第48-49页
致谢第49-50页

论文共50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小兴安岭森林沼泽土地利用变化对土壤活性碳组分的影响
下一篇:不同林龄落叶松林对黑土土壤团聚体酶活性和易氧化有机碳的影响